從事件框架看現(xiàn)代漢語中“在+處所”結構
發(fā)布時間:2022-12-05 20:29
學界對"在+處所"這一結構的研究主要分為動前式和動后式兩類,存在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這兩個構式分屬于不同的事件框架。"在+處所"位于動詞之前時屬于"舞臺表演事件",位于動詞之后時屬于"位移事件"中與終點有關的部分,可以將其歸納為"背景—行為/狀態(tài)構式"與"終點構式"。這種視角可以解釋很多以前難以解釋的語言現(xiàn)象。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處所VP”與“V在+處所”的構式承繼關系與語篇關系[J]. 黃健秦. 當代修辭學. 2013(04)
[2]副詞“也”主觀性的認知解釋[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3]“在+處所”狀態(tài)構式的事件表述和語篇功能[J]. 張國憲,盧建. 中國語文. 2010(06)
[4]“在+處所”構式的動詞標量取值及其意義浮現(xiàn)[J]. 張國憲. 中國語文. 2009(04)
[5]“在”字句和“給”字句[J]. 沈家煊. 中國語文. 1999(02)
[6]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 戴浩一,黃河. 國外語言學. 1988(01)
[7]論介詞短語“在十處所”[J]. 范繼淹. 語言研究. 1982(01)
[8]“在黑板上寫字”及相關句式[J]. 朱德熙.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1(01)
[9]再說說“在”[J]. 王還.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0(03)
本文編號:3710299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處所VP”與“V在+處所”的構式承繼關系與語篇關系[J]. 黃健秦. 當代修辭學. 2013(04)
[2]副詞“也”主觀性的認知解釋[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3]“在+處所”狀態(tài)構式的事件表述和語篇功能[J]. 張國憲,盧建. 中國語文. 2010(06)
[4]“在+處所”構式的動詞標量取值及其意義浮現(xiàn)[J]. 張國憲. 中國語文. 2009(04)
[5]“在”字句和“給”字句[J]. 沈家煊. 中國語文. 1999(02)
[6]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 戴浩一,黃河. 國外語言學. 1988(01)
[7]論介詞短語“在十處所”[J]. 范繼淹. 語言研究. 1982(01)
[8]“在黑板上寫字”及相關句式[J]. 朱德熙.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1(01)
[9]再說說“在”[J]. 王還. 語言教學與研究. 1980(03)
本文編號:3710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7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