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來修辭受眾研究之回顧與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00:00
西方學術界歷來重視受眾這一概念,研究聚焦于受眾的本質特征、修辭者與受眾二者間的關系以及受眾在篇章建構中的作用等三大問題。同時,有關受眾的研究多停留在20世紀70—80年代,實證研究極為匱乏。我國有關受眾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證層面,較西方而言則更為匱乏。就研究趨勢而言,在理論研究延續(xù)的同時,借助計算機軟件、語料庫等研究手段對受眾進行實證研究將成為受眾研究的新趨勢。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國外修辭受眾研究及其聚焦點
二、國內修辭受眾研究及其特點
三、修辭受眾研究新趨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美學視域下新媒體藝術的“亞審美性”[J]. 滕銳,李志宏.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2)
[2]受眾的動態(tài)特征與修辭哲學基礎[J]. 姜言勝,楊玉晨.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1)
[3]西方修辭學視域下的受眾解讀[J]. 姚喜明,王惠敏.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0(01)
[4]當代西方修辭受眾研究[J]. 溫科學. 修辭學習. 2007(05)
[5]西方修辭學的言語接受研究[J]. 溫科學. 修辭學習. 2001(03)
博士論文
[1]聚焦于修辭者受眾意識的話題研究[D]. 姜言勝.東北師范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81670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國外修辭受眾研究及其聚焦點
二、國內修辭受眾研究及其特點
三、修辭受眾研究新趨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美學視域下新媒體藝術的“亞審美性”[J]. 滕銳,李志宏.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2)
[2]受眾的動態(tài)特征與修辭哲學基礎[J]. 姜言勝,楊玉晨.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1)
[3]西方修辭學視域下的受眾解讀[J]. 姚喜明,王惠敏.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0(01)
[4]當代西方修辭受眾研究[J]. 溫科學. 修辭學習. 2007(05)
[5]西方修辭學的言語接受研究[J]. 溫科學. 修辭學習. 2001(03)
博士論文
[1]聚焦于修辭者受眾意識的話題研究[D]. 姜言勝.東北師范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581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8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