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論風格學不宜羼入文體學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00:03
  風格學與文體學關系密切。中國文體分類學源于文體風格論,風格基于文體,文體亦賴風格而造極,故風格學一般歸入文體學。但是,風格學不宜羼入文體學。因為兩者不同。(1)風格更具主觀性,文體更具客觀性;(2)文體偏于形式,風格偏于內(nèi)容;(3)文體學主要指導寫作,而風格學主要指導接受;(4)文體是類概念,其價值就在于可復制性,風格強調(diào)個性,貴在獨特;(5)文體與風格的適用范圍不同,文體適用于所有語文領域,但不跨藝種,風格則獨衷藝術、可跨藝種;(6)文體學偏于知性,風格學偏于感性;(7)文體實,風格虛;(8)作為以審美為本質(zhì)規(guī)定性的文化形態(tài),文學的臨機風格高于文體風格,兩者應分清;(9)風格關乎價值,文體比較中性。兩者雖長期混淪,但也有一些古人理性壓倒隨性,劉勰就已明辨文體風格與臨機風格,許學夷等亦別目二者。 

【文章來源】:學術界.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一、先從一場大論爭說起
二、風格學與文體論的瓜葛
三、風格論與文體論的不同
    (一)風格更具主觀性,文體更具客觀性
    (二)文體偏于形式(肉體),風格偏于內(nèi)容(精神)
    (三)文體學主要指導寫作,風格學主要指導接受
    (四)文體是類概念,其價值就在于可復制性;風格則極強調(diào)個性,其價值在于獨特性
    (五)文體與風格的適用范圍不同,文體適用于所有語文領域、但不跨藝種,風格則獨衷藝術、可跨藝種
    (六)文體學偏于知性,風格學偏于感性,兩者殊倫
    (七)文體實,風格虛
    (八)作為以審美為核心或主要規(guī)定性的文化形態(tài),文學的臨機風格高于文體風格,兩者應分清
    (九)風格關乎價值,文體比較中性
四、中國古代文體學中一次不自覺的清場
五、劉勰已把文體風格與臨機風格區(qū)分對待
六、晚明許學夷等也已明辨文體與風格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學文體,還是文化文體?——古代散文界說之總檢討[J]. 歐明俊.  文史哲. 2011(04)
[2]論藝術形態(tài)的構成及其嬗變規(guī)律[J]. 胡家祥.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05)
[3]《文心雕龍》“循體成勢”說[J]. 童慶炳.  河北學刊. 2008(03)
[4]再論古代文學文體學的內(nèi)涵與方法[J]. 錢志熙.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3)
[5]古代文論中的體類與體派[J]. 詹福瑞.  文藝研究. 2004(05)
[6]釋“勢”——從《文心雕龍·定勢》篇看風格的客觀因素[J]. 陳鳴樹.  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0(04)



本文編號:34998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998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264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