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為三翻譯觀何以可能?——一個元思維方法論的構想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01:34
翻譯思想中的一分為二思維為認識翻譯活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它易被誤用,導致二元對立,也限制思考問題的視野。一分為三思維可以松動二分對立,拓展思維空間;谝环譃槿季S建立的翻譯觀具有整理、反思和建構翻譯知識的功能,其整體、有機、動態(tài)的哲學原則可廣泛用于指導翻譯實踐、審視譯論話語。因此,有必要將其培育為具有生成能力的元方法。運用這一思維方法建立的各種三元思維模型可重估各種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這一學理訴求迫切需要闡明其思想背景、總體特征和哲學原理,為進一步培育和運用這一思維方法奠定基礎。
【文章來源】:上海翻譯.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一分為三翻譯觀的總體特征
3.一分為三翻譯觀的含義解析
3.1一分為三之“一”
3.2一分為三之“二”
3.3一分為三之“三”
3.4從“真一”到“真三”
4.一分為三翻譯觀與當下學術思潮的契合點
4.1一分為三翻譯觀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
4.2一分為三翻譯觀中的現(xiàn)代主義思潮
4.3一分為三翻譯觀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
5.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翻譯研究中三元論之哲學探索[J]. 陳丹.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03)
[2]譯文三合:義、體、氣——文章學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 潘文國.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6)
[3]一分為三——超越二元對立翻譯觀的哲學建構[J]. 曾春蓮.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3(04)
[4]翻譯策略的理據(jù)、要素與特征[J]. 方夢之. 上海翻譯. 2013(02)
[5]譯論以形式/內(nèi)容收編中國學術話語的反思[J]. 龐秀成. 中國翻譯. 2011(03)
[6]翻譯理論“一分為三”的視域[J]. 龐秀成.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0(03)
[7]翻譯中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的反思[J]. 朱安博. 外語教學. 2010(02)
[8]超越二元對立的致思模式——當代譯學格局之批判與反思[J]. 王洪濤. 外語學刊. 2006(03)
[9]二元對立翻譯觀的文化解構[J]. 張明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02)
[10]“一分為三”學術爭鳴二十年回顧[J]. 雷正良. 上饒師專學報. 2000(01)
本文編號:3495759
【文章來源】:上海翻譯.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一分為三翻譯觀的總體特征
3.一分為三翻譯觀的含義解析
3.1一分為三之“一”
3.2一分為三之“二”
3.3一分為三之“三”
3.4從“真一”到“真三”
4.一分為三翻譯觀與當下學術思潮的契合點
4.1一分為三翻譯觀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
4.2一分為三翻譯觀中的現(xiàn)代主義思潮
4.3一分為三翻譯觀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
5.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翻譯研究中三元論之哲學探索[J]. 陳丹.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 2016(03)
[2]譯文三合:義、體、氣——文章學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 潘文國.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6)
[3]一分為三——超越二元對立翻譯觀的哲學建構[J]. 曾春蓮.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3(04)
[4]翻譯策略的理據(jù)、要素與特征[J]. 方夢之. 上海翻譯. 2013(02)
[5]譯論以形式/內(nèi)容收編中國學術話語的反思[J]. 龐秀成. 中國翻譯. 2011(03)
[6]翻譯理論“一分為三”的視域[J]. 龐秀成.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0(03)
[7]翻譯中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的反思[J]. 朱安博. 外語教學. 2010(02)
[8]超越二元對立的致思模式——當代譯學格局之批判與反思[J]. 王洪濤. 外語學刊. 2006(03)
[9]二元對立翻譯觀的文化解構[J]. 張明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02)
[10]“一分為三”學術爭鳴二十年回顧[J]. 雷正良. 上饒師專學報. 2000(01)
本文編號:3495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9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