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華村“修路風波”中的流言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22:18
流言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人們的認識當中,流言具有影響個人聲譽、引起民眾恐慌和混亂、引發(fā)戰(zhàn)亂等一系列危害。隨著研究角度的轉(zhuǎn)變,人們對流言的認識產(chǎn)生了深刻的變化。認為流言荒誕、扭曲、不真實的表面下,具有協(xié)調(diào)社會關(guān)系的功能和表達公眾真實情緒的作用。重大危機事件會產(chǎn)生各種流言,在村落中流言也同樣存在,并具有同樣的研究價值。我們在及時澄清和反思流言的負面影響時,也應該要重視流言帶來的積極效果。不僅要關(guān)注大事件中的流言,也要重視小地方、小事件中的流言。本文對華村“修路風波”中的流言進行探究,旨在挖掘流言對當?shù)厣鐣P(guān)系的影響。本論文由緒論、四章正文和結(jié)語組成。在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論文選題的緣由、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究現(xiàn)狀、研究內(nèi)容、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對田野地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及日常生活進行描述,并對“修路風波”進行闡述!靶蘼凤L波”中流言為何產(chǎn)生?第三章分析了流言產(chǎn)生的機制,探討流言的成因,這些因素包括社會情境和民眾的心理需求。具有模糊不清、信息不通暢和具有威脅性的社會情境是流言產(chǎn)生的客觀因素。流言產(chǎn)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個人的認知結(jié)構(gòu)、令人感到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對安...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研究緣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內(nèi)容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
二、田野點介紹
(一)調(diào)查區(qū)域的界定
(二)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調(diào)查區(qū)域的社會環(huán)境
(四)華村村民的生活世界
(五)“修路風波”簡介
三、流言的成因探究
(一)流言產(chǎn)生的社會情境
(二)流言產(chǎn)生的心理需求
(三)本章小結(jié)
四、流言的內(nèi)容分析
(一)村民的流言
(二)地方知識分子的流言
(三)流言的話語內(nèi)涵分析
(四)本章小結(jié)
五、流言的社會效果
(一)流言對身份認同的建構(gòu)
(二)流言的心理撫慰功能
(三)流言是民眾表達抗議的工具
(四)流言增強集體凝聚力
(五)流言的負面效果
(六)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謠言特征及與相關(guān)類似概念的異同辨析——淺論謠言與傳言、流言、謊言的不同特征[J]. 王綺,王德強. 新聞研究導刊. 2017(06)
[2]西方傳說學視野下的謠言研究[J]. 張靜. 民俗研究. 2016(03)
[3]謠言的社會協(xié)調(diào)功能[J]. 施愛東. 民俗研究. 2016(03)
[4]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補償?shù)目疾靃J]. 付英.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5]文學人類學視野下的謠言、流言及敘述大傳統(tǒng)[J]. 李永平. 思想戰(zhàn)線. 2014(02)
[6]災害流言、謠言傳播心理因素分析——以3·11東日本大震災中的流言、謠言傳播為例[J]. 楊光輝,高昊. 文化與傳播. 2013(03)
[7]論“認同”的文學話語建構(gòu)[J]. 陶國山.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8]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困境與挑戰(zhàn)[J]. 安德明,楊利慧. 民俗研究. 2012(05)
[9]語言人的焦慮:群體性事件中謠言、流言的話語分析[J]. 程中興,傅蕓.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2(05)
[10]新世紀以來關(guān)于新時期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綜述[J]. 樊銳. 中共黨史研究. 2012(05)
博士論文
[1]謠言、流言研究[D]. 程中興.上海大學 2008
[2]流言:陰影中的社會傳播[D]. 蔡靜.復旦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健康流言研究[D]. 張倩.天津師范大學 2014
[2]危機事件中的流言研究[D]. 王丹.安徽大學 2012
[3]輿論流言與權(quán)力對抗[D]. 武英江.南京師范大學 2011
[4]危機事件中的流言傳播研究[D]. 師英.蘭州大學 2010
[5]危機事態(tài)中流言傳播與控制[D]. 歐穎峰.湖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72475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一、緒論
(一)研究緣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內(nèi)容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
二、田野點介紹
(一)調(diào)查區(qū)域的界定
(二)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調(diào)查區(qū)域的社會環(huán)境
(四)華村村民的生活世界
(五)“修路風波”簡介
三、流言的成因探究
(一)流言產(chǎn)生的社會情境
(二)流言產(chǎn)生的心理需求
(三)本章小結(jié)
四、流言的內(nèi)容分析
(一)村民的流言
(二)地方知識分子的流言
(三)流言的話語內(nèi)涵分析
(四)本章小結(jié)
五、流言的社會效果
(一)流言對身份認同的建構(gòu)
(二)流言的心理撫慰功能
(三)流言是民眾表達抗議的工具
(四)流言增強集體凝聚力
(五)流言的負面效果
(六)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謠言特征及與相關(guān)類似概念的異同辨析——淺論謠言與傳言、流言、謊言的不同特征[J]. 王綺,王德強. 新聞研究導刊. 2017(06)
[2]西方傳說學視野下的謠言研究[J]. 張靜. 民俗研究. 2016(03)
[3]謠言的社會協(xié)調(diào)功能[J]. 施愛東. 民俗研究. 2016(03)
[4]村干部的三重角色及政策思考——基于征地補償?shù)目疾靃J]. 付英.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5]文學人類學視野下的謠言、流言及敘述大傳統(tǒng)[J]. 李永平. 思想戰(zhàn)線. 2014(02)
[6]災害流言、謠言傳播心理因素分析——以3·11東日本大震災中的流言、謠言傳播為例[J]. 楊光輝,高昊. 文化與傳播. 2013(03)
[7]論“認同”的文學話語建構(gòu)[J]. 陶國山.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8]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民俗學:成就、困境與挑戰(zhàn)[J]. 安德明,楊利慧. 民俗研究. 2012(05)
[9]語言人的焦慮:群體性事件中謠言、流言的話語分析[J]. 程中興,傅蕓.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2(05)
[10]新世紀以來關(guān)于新時期知識分子問題研究綜述[J]. 樊銳. 中共黨史研究. 2012(05)
博士論文
[1]謠言、流言研究[D]. 程中興.上海大學 2008
[2]流言:陰影中的社會傳播[D]. 蔡靜.復旦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健康流言研究[D]. 張倩.天津師范大學 2014
[2]危機事件中的流言研究[D]. 王丹.安徽大學 2012
[3]輿論流言與權(quán)力對抗[D]. 武英江.南京師范大學 2011
[4]危機事件中的流言傳播研究[D]. 師英.蘭州大學 2010
[5]危機事態(tài)中流言傳播與控制[D]. 歐穎峰.湖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72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724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