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比較是對外漢語教材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文化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都有重要意義。周小兵將目前出版的對外漢語文化教材分為兩類:第一種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旨在讓學習者了解中國文化,屬于“純文化”教材;第二種對外漢語文化教材在介紹文化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技能,,屬于“語言文化”教材。由于編寫目標不同,兩類教材在編寫上存在著很大差異,本文對兩類文化教材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來分析兩類對外漢語文化教材中哪類教材更適合作為文化課的教科書使用。為了比較的直觀性和具體性,筆者在兩類文化教材中分別選取有代表性的兩本教材——《中國文化》(韓鑒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9年)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張英金舒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進行比較,具體比較兩本教材的文化內(nèi)容、課文、詞匯、練習題、配套教學資源和裝幀。本文對兩類教材的比較不以“比較”為最終目的,即不以對比兩類教材的異同為目的。本文依據(jù)文化教學理論制定文化教材的評價標準,以此標準來比較分析兩類文化教材中哪類教材更適合作為文化課的教科書使用,并從教材內(nèi)容和教材形式兩方面提出編寫建議。 本文分為四章: 引言部分:引言闡述了本文的研究意義、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研究綜述。這一部分從宏觀意義上明確了本文的寫作思路和內(nèi)容。其中研究綜述分為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第二語言教材評估研究和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三個方面。 第一章: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的理論探究。文化教材的編寫和研究要選擇和基于合理的文化教學理論和文化知識教學理論。本章結(jié)合文化教材的編寫,討論了文化教學和文化知識教學的相關理論,為第二章文化教材評價標準的確定打好理論基礎。 第二章: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的評價標準。本章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礎上,嘗試確定文化教材評價的標準。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是文化知識教學使用的教科書,文化教材的編寫既要符合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一般要求,又要滿足文化知識教學的特殊要求。本章從文化教材編寫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兩方面確定文化教材的評價標準。 第三章:《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的比較。本章在兩類教材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兩本教材——《中國文化》(韓鑒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9年)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張英金舒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以第二章文化教材的評價標準為依據(jù)對兩本教材的課文、練習、詞匯、編制和文化五個方面進行具體比較。通過比較得出結(jié)論,并分析“純文化”教材和“語言文化”教材的優(yōu)缺點。 第四章: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的編寫建議。本章結(jié)合文化教學理論,參考其他類別教材的編寫,從文化教材的內(nèi)容和形式兩方面提出文化教材編寫的幾點建議。 結(jié)語部分,梳理本文研究思路,總結(jié)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結(jié)果。
【關鍵詞】:文化教學 文化知識教學 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比較 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編寫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4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8
- 一、研究意義10
- 二、研究對象10-11
- 三、研究目的11
- 四、研究綜述11-18
- 第一章 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的理論探討18-24
- 第一節(jié) 文化教學的基本理論18-20
- 一、 文化教學的“文化”界定18-19
- 二、 文化教學的定位19
- 三、 文化教學形式的分類19-20
- 四、 文化教學在不同階段的比重和形式20
- 第二節(jié) 文化知識教學理論20-24
- 一、 文化知識教學的必要性20-21
- 二、 文化知識教學的教學目的21-22
- 三、 文化知識教學的內(nèi)容22-23
- 四、 文化知識教學的層次23-24
- 第二章 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的評價標準24-30
- 第一節(jié) 文化教材編寫的一般要求24-26
- 一、 課文方面的編寫要求24-25
- 二、 詞匯方面的編寫要求25
- 三、 練習方面的編寫要求25
- 四、 教材配套和裝幀的要求25-26
- 第二節(jié) 文化教材編寫的特殊要求26-30
- 一、 以文化知識教學為主,以語言技能訓練為輔26
- 二、 文化教材的語言是學習文化的工具,不易過難26-27
- 三、 文化知識內(nèi)容要全面系統(tǒng),不能以偏概全27
- 四、 文化內(nèi)容聯(lián)系現(xiàn)代生活實際,忌“厚古薄今”27-28
- 五、 文化內(nèi)容要由易到難28-29
- 六、 注重文化比較,突出文化共性29-30
- 第三章 《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的比較30-49
- 第一節(jié) 課文比較30-34
- 第二節(jié) 詞匯比較34-36
- 第三節(jié) 練習比較36-39
- 第四節(jié) 教材配套資源和裝幀比較39-40
- 第五節(jié) 文化內(nèi)容比較40-45
- 一、 兩本教材文化內(nèi)容的分類統(tǒng)計40-42
- 二、 表層文化和深層文化的比重和組織形式42-44
- 三、 古今文化編寫44
- 四、 文化視角44-45
- 第六節(jié) 教材評價45-49
- 一、 兩本教材的比較結(jié)果45-46
- 二、 兩類教材的綜合評價46-49
- 第四章 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的編寫建議49-53
- 第一節(jié) 教材內(nèi)容方面的建議49-51
- 第二節(jié) 教材形式方面的建議51-53
- 結(jié)語53-54
- 注釋54-56
- 參考文獻56-59
- 附錄59-62
- 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2-63
- 致謝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學松;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層次[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3年06期
2 郭力;;漢語文化教材出版現(xiàn)狀與開發(fā)策略[J];國際漢語;2011年01期
3 徐霄鷹;王蓓;;漢語文化教材用戶調(diào)查分析報告[J];國際漢語;2011年01期
4 耿直;;改革開放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研究綜述[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5 周思源;“交際文化”質(zhì)疑[J];漢語學習;1992年04期
6 張英;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等級大綱建設[J];漢語學習;2004年01期
7 張英;;對外漢語文化因素與文化知識教學研究[J];漢語學習;2006年06期
8 梅立崇;試談陳述性文化知識和程序性文化知識[J];漢語學習;1994年01期
9 趙賢州;對外漢語文化課教學芻議──關于教學導向與教學原則[J];漢語學習;1994年01期
10 葛中華;文化考察的新視角:語言文化與超語言文化[J];漢語學習;199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安;《賞京劇學文化》對外漢語文化教材編寫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殷鵬;從跨文化角度分析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D];山東大學;2011年
3 張瓏艦;《漢語教程》與《新實用漢語課本》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徐靜;海外中學漢語教材中國知識文化內(nèi)容編排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5 白家楹;兩岸對外漢語教材文化內(nèi)容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6 徐青;對外漢語教材中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項目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路小飛;《漢語文化雙向教程》與《交際文化漢語》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李光群;對外漢語中級文化教材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9 康洛;以十二生肖為例設計對外漢語文化專題課程[D];西北大學;2012年
10 王泉玲;《精英漢語》和《新實用漢語課本》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文化教材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1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3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