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影片的多模態(tài)轉喻批評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5 18:19
作為國防話語的一部分,批評話語分析視角的戰(zhàn)爭影片研究目前并不多見。本文根據(jù)戰(zhàn)爭影片的語類特征,從轉喻的表征功能、語篇功能、評價功能以及定位功能這四個方面將中美戰(zhàn)爭片進行了對比分析和討論,揭示中美戰(zhàn)爭片在交際目的、主題思想、對戰(zhàn)爭和死亡的思考以及意識形態(tài)上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討論。本研究擴展了批評話語分析的語類類型,探索了轉喻分析在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中的具體分析方法,是批評話語分析認知轉向在多模態(tài)領域中一次新的嘗試。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轉喻的“批評”功能
2.1 轉喻的類型與功能
2.2 轉喻與電影分析
3.中美戰(zhàn)爭片的對比分析
3.1 表征功能
3.2 語篇功能
3.3 評價功能
3.4 定位功能
4.討論
5.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模態(tài)認知批評視角的軍事新聞報道分析[J]. 潘艷艷.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9(05)
[2]論微電影廣告中多模態(tài)隱喻的建構——以益達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廣告為例[J]. 黃潔,何芬.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9(02)
[3]多模態(tài)視閾下的國家安全話語分析——以中美警察形象宣傳片的對比分析為例[J]. 潘艷艷. 外國語文. 2019(01)
[4]中西方戰(zhàn)爭主題電影的研究對比[J]. 馮暉.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8(04)
[5]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懷: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的價值內核[J]. 趙宇. 視聽. 2018(07)
[6]論好萊塢大片模式與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結合——以《紅海行動》為例[J]. 李鵬. 出版廣角. 2018(08)
[7]《紅海行動》:打造中國的大格局戰(zhàn)爭片——林超賢訪談[J]. 林超賢,詹慶生. 電影藝術. 2018(02)
[8]美國塑造軍人形象的方法和路徑[J]. 漆謙,閻安. 軍事記者. 2016(04)
[9]國防話語研究:一個方興未艾的領域[J]. 梁曉波,譚桔玲. 外語研究. 2015(06)
[10]轉喻隱喻機理新論——心智哲學視域下修辭研究之一[J]. 徐盛桓,何愛晶. 外語教學. 2014(01)
本文編號:3302530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轉喻的“批評”功能
2.1 轉喻的類型與功能
2.2 轉喻與電影分析
3.中美戰(zhàn)爭片的對比分析
3.1 表征功能
3.2 語篇功能
3.3 評價功能
3.4 定位功能
4.討論
5.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模態(tài)認知批評視角的軍事新聞報道分析[J]. 潘艷艷.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9(05)
[2]論微電影廣告中多模態(tài)隱喻的建構——以益達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廣告為例[J]. 黃潔,何芬.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9(02)
[3]多模態(tài)視閾下的國家安全話語分析——以中美警察形象宣傳片的對比分析為例[J]. 潘艷艷. 外國語文. 2019(01)
[4]中西方戰(zhàn)爭主題電影的研究對比[J]. 馮暉.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8(04)
[5]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懷: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的價值內核[J]. 趙宇. 視聽. 2018(07)
[6]論好萊塢大片模式與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結合——以《紅海行動》為例[J]. 李鵬. 出版廣角. 2018(08)
[7]《紅海行動》:打造中國的大格局戰(zhàn)爭片——林超賢訪談[J]. 林超賢,詹慶生. 電影藝術. 2018(02)
[8]美國塑造軍人形象的方法和路徑[J]. 漆謙,閻安. 軍事記者. 2016(04)
[9]國防話語研究:一個方興未艾的領域[J]. 梁曉波,譚桔玲. 外語研究. 2015(06)
[10]轉喻隱喻機理新論——心智哲學視域下修辭研究之一[J]. 徐盛桓,何愛晶. 外語教學. 2014(01)
本文編號:3302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30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