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狀況與典籍外譯策略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2 09:56
《論語》是儒學典籍的代表性著作,在東亞地區(qū)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很大。朝鮮半島自公元4世紀左右開始廣泛接受并研究《論語》,16世紀正式展開《論語》的譯介工作,至今已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試圖梳理《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狀況,分析韓國儒學典籍的譯介方式,探尋我國典籍外譯的問題并提出相應(yīng)的策略。
【文章來源】:民族翻譯. 2020,(05)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論語》在韓國的譯介過程
(一)《論語》譯介的漢字諺解期①(公元前3世紀至15世紀)
(二)《論語》譯介的漢朝混用諺解期(15世紀至19世紀末)
(三)《論語》譯介的近代化(1900年至1945年)
(四)《論語》譯介的蓬勃發(fā)展期(1946年至1990年)
(五)《論語》譯介的多元發(fā)展期(1991年至今)
二、《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特征
(一)譯介主體
(二)譯介形式
(三)譯介內(nèi)容
(四)譯介途徑
(五)譯介情景
(六)譯介效果
(七)譯介受眾
三、對我國儒學典籍外譯的啟示
(一)《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狀況引發(fā)的思考
第一,中國譯者缺席《論語》韓譯譯介過程。
第二,中國文化典籍韓語譯介研究的邊緣化。
(二)典籍外譯對外傳播策略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語》韓譯本中的誤譯現(xiàn)象研究[J]. 白璐. 中國朝鮮語文. 2020(02)
本文編號:3133101
【文章來源】:民族翻譯. 2020,(05)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論語》在韓國的譯介過程
(一)《論語》譯介的漢字諺解期①(公元前3世紀至15世紀)
(二)《論語》譯介的漢朝混用諺解期(15世紀至19世紀末)
(三)《論語》譯介的近代化(1900年至1945年)
(四)《論語》譯介的蓬勃發(fā)展期(1946年至1990年)
(五)《論語》譯介的多元發(fā)展期(1991年至今)
二、《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特征
(一)譯介主體
(二)譯介形式
(三)譯介內(nèi)容
(四)譯介途徑
(五)譯介情景
(六)譯介效果
(七)譯介受眾
三、對我國儒學典籍外譯的啟示
(一)《論語》在韓國的譯介狀況引發(fā)的思考
第一,中國譯者缺席《論語》韓譯譯介過程。
第二,中國文化典籍韓語譯介研究的邊緣化。
(二)典籍外譯對外傳播策略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語》韓譯本中的誤譯現(xiàn)象研究[J]. 白璐. 中國朝鮮語文. 2020(02)
本文編號:3133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1331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