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生成語法的語言觀及其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11:46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從人類語言自然認知能力出發(fā),對生活語言進行分析解釋,摒除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學說,探究語言習得的內在機制。實現(xiàn)了語言學從描述語言到解釋語言,由外部研究到內在分析,以及從語言的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認知主義語言學生成,動搖了傳統(tǒng)語言獲得理論及其行為主義語言學思想體系,具有"哥白尼式革命"的意義。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4(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緣起
二、轉換生成語法的“生成”轉變
三、轉換生成語法的語言學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簡析喬姆斯基的語言觀[J]. 孫艷. 海外英語. 2017(23)
[2]建構主義的基本觀及其語言觀[J]. 鮑玲.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6(37)
[3]論“奧威爾問題”[J]. 劉曉東. 學術界. 2010(11)
[4]沒有喬姆斯基,世界將會怎樣?[J]. 蔡曙山. 社會科學論壇. 2006(06)
[5]生成語法與笛卡爾天賦觀念的再認識[J]. 何宏華.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4)
[6]析評喬姆斯基的語言“生長”說[J]. 許斗斗. 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01)
本文編號:3088263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4(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轉換生成語法理論的緣起
二、轉換生成語法的“生成”轉變
三、轉換生成語法的語言學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簡析喬姆斯基的語言觀[J]. 孫艷. 海外英語. 2017(23)
[2]建構主義的基本觀及其語言觀[J]. 鮑玲.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6(37)
[3]論“奧威爾問題”[J]. 劉曉東. 學術界. 2010(11)
[4]沒有喬姆斯基,世界將會怎樣?[J]. 蔡曙山. 社會科學論壇. 2006(06)
[5]生成語法與笛卡爾天賦觀念的再認識[J]. 何宏華.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4)
[6]析評喬姆斯基的語言“生長”說[J]. 許斗斗. 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01)
本文編號:3088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08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