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遠/近”的不對稱現(xiàn)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0 13:35
  “遠”、“近”是現(xiàn)代漢語中一對常見的反義詞。本文選取“遠”、“近”這一對反義詞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標記理論、認知理論和三個平面理論等相關(guān)理論為指導,對現(xiàn)代漢語中“遠”、“近”在語義、構(gòu)詞、組合、充當句法成分四個方面的不對稱現(xiàn)象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遠”和“近”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并且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本文細致描寫出不對稱的情況,并深入分析總結(jié)產(chǎn)生不對稱的原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內(nèi)容:第一,本文首先介紹前人有關(guān)不對稱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總結(jié)。簡單介紹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義,還介紹了本文所要采用的一些理論方法,包括標記理論、認知理論、三個平面理論等。本文主要從“遠”和“近”語義、構(gòu)詞、組合、充當句法成分四個方面來談論“遠”和“近”的對稱與不對稱,并分析“遠”和“近”對稱與不對稱的原因。最后,總結(jié)本文,得出結(jié)論并指出不足之處。第二,在語義方面,有對稱的情形也有不對稱的情形。“遠”和“近”表示空間距離、時間距離、關(guān)系、意義、動詞義接近或不接近、姓氏的時候都是對稱的,表示程度、志向和情趣、帝王親近或疏遠的人的時候是不對稱的。由于“遠”比“近”的產(chǎn)生時代要早,“遠”的義項比“近”的義項多,“遠”比“近”的語義...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三、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及水平
    四、從前人相關(guān)研究看本文研究
    五、語料
    六、理論與方法
第2章 “遠/近”語義方面的不對稱
    一、“遠/近”義項數(shù)量方面的不對稱分析
    二、“遠/近”具體義項方面的不對稱分析
第3章 “遠/近”構(gòu)詞方面的不對稱
    一、“遠/近”構(gòu)詞方面的不對稱分析
    二、“遠/近”固定短語方面的不對稱分析
    三、“遠/近”構(gòu)詞語序上的不對稱分析
第4章 “遠/近”組合方面的不對稱
    一、“遠/近”組合方面的對稱分析
    二、“遠/近”組合方面的不對稱分析
    三、小結(jié)
第5章 “遠/近”充當句法成分方面的不對稱
    一、“遠/近”充當句法成分的對稱分析
    二、“遠/近”充當句法成分的不對稱分析
第6章 “遠/近”不對稱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
    一、語言內(nèi)部原因
    二、語言外部原因
第7章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厚薄類反義詞不平衡性的認知解釋[J]. 竇曉蕾.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1(01)
[2]“遐–邇”與“遠–近”[J]. 汪維輝.  語言研究. 2009(02)
[3]現(xiàn)代漢語詞匯詞義不對稱與對外漢語教學[J]. 袁嘉.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08)
[4]空間維度詞“深、淺”的認知語義分析[J]. 任永軍,滕向農(nóng).  柳州師專學報. 2001(04)
[5]并列結(jié)構(gòu)內(nèi)詞語的順序問題[J]. 周薦.  天津師大學報. 1986(05)

碩士論文
[1]反義詞“高”“低”的不對稱研究[D]. 于德輝.云南大學 2012
[2]“黑”、“白”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王靜.廣西師范大學 2012
[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反義詞不對稱原則研究[D]. 李慧.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1
[4]“長/短”的對稱與不對稱分析[D]. 皮奕.廣西師范大學 2010
[5]多義范疇“深”、“淺”及其在對外漢語教材中的編排策略[D]. 孔李茜.上海師范大學 2008
[6]“大小類”反義詞有/無標記項在漢語及中介語詞匯層面的不對稱研究[D]. 陳艷華.北京語言大學 2007
[7]方位詞“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性分析[D]. 唐秋艷.北京語言大學 2007
[8]單音節(jié)反義形容詞不對稱現(xiàn)象研究[D]. 宋暉.吉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688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9688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2b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