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修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15:28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作為國內(nèi)目前最權威的規(guī)范型語文詞典,在運用國內(nèi)外先進語言學和詞典學的理論成果的基礎上編纂而成。2016年第7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正式發(fā)行。增補新義近100項,對700多條詞語的釋義、舉例等做了修訂。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義項、釋義內(nèi)容和舉例等作為研究對象,并以第6版作為參照,對其中的義項、釋義和配例等發(fā)生變化的部分進行對比分析。除緒論和總結外,分義項的修訂、釋文的修訂、釋義標注的修訂三個方面進行討論。通過對比分析,探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詞義以及詞義注釋方面的變化,探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釋義方面的進步與不足,希望可以對以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編纂工作提供一些建議,全文共分為6章。緒論部分介紹第7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地位以及版本情況,說明本選題的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意義、研究現(xiàn)狀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針對《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義項的改動情況,主要討論的是義項的增加和刪減以及義項的合并與分離情況,并分析其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和方式。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相較于第6版增加新義項近70條,刪除義項3條,義項的分離有8條,合并義項2條,包括詞目之間的合并與詞目內(nèi)部義...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內(nèi)容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概述
1.3 研究方法
2 詞目義項的修訂
2.1 義項的增加
2.1.1 義項增加的類型
2.1.2 增加義項的方式
2.2 義項的刪除
2.3 義項的分離與合并
2.3.1 義項的分離
2.3.2 義項的合并
3 釋文的修訂
3.1 釋文的增加
3.2 釋文的刪減
3.3 釋文的替換
3.3.1 釋文的部分替換
3.3.2 釋文的整體替換
3.4 釋文語序的調(diào)整
4 釋義標注的修訂
4.1 括注的修訂
4.2 詞性標注的修訂
、<方>、<書>的修訂"> 4.3 <口>、<方>、<書>的修訂
4.4 配例的修訂
5 關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修訂的進步與不足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詞類標注的修訂及反思[J]. 侯瑞芬. 辭書研究. 2017(04)
[2]詞典在不斷修訂中逐步完善——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條目修訂[J]. 譚景春. 辭書研究. 2017(02)
[3]《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時代性——以時政類條目為例[J]. 杜翔. 中國語文. 2016(05)
[4]《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對第5版釋文的修訂[J]. 安華林. 辭書研究. 2014(06)
[5]《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配例的改進[J]. 馮海霞,姜如月. 辭書研究. 2013(06)
[6]《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概述[J]. 江藍生. 辭書研究. 2013(02)
[7]《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凡例的修訂及啟示[J]. 蘇新春,邱燕林. 辭書研究. 2013(02)
[8]《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釋義修訂的類型及特征[J]. 張博. 辭書研究. 2013(02)
[9]第5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缺陷、改進及思考[J]. 熊婷婷.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10]充分關注詞語詞義的系統(tǒng)性和相關性——與《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榷[J]. 溫昌衍. 辭書研究. 2008(03)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新增詞語研究[D]. 李楓.吉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舊版本多義詞義項變化計量研究[D]. 周娟.廣西大學 2011
[2]《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研究[D]. 王朋朋.湖北師范學院 2011
本文編號:2930062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內(nèi)容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概述
1.3 研究方法
2 詞目義項的修訂
2.1 義項的增加
2.1.1 義項增加的類型
2.1.2 增加義項的方式
2.2 義項的刪除
2.3 義項的分離與合并
2.3.1 義項的分離
2.3.2 義項的合并
3 釋文的修訂
3.1 釋文的增加
3.2 釋文的刪減
3.3 釋文的替換
3.3.1 釋文的部分替換
3.3.2 釋文的整體替換
3.4 釋文語序的調(diào)整
4 釋義標注的修訂
4.1 括注的修訂
4.2 詞性標注的修訂
、<方>、<書>的修訂"> 4.3 <口>、<方>、<書>的修訂
4.4 配例的修訂
5 關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修訂的進步與不足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詞類標注的修訂及反思[J]. 侯瑞芬. 辭書研究. 2017(04)
[2]詞典在不斷修訂中逐步完善——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條目修訂[J]. 譚景春. 辭書研究. 2017(02)
[3]《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時代性——以時政類條目為例[J]. 杜翔. 中國語文. 2016(05)
[4]《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對第5版釋文的修訂[J]. 安華林. 辭書研究. 2014(06)
[5]《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配例的改進[J]. 馮海霞,姜如月. 辭書研究. 2013(06)
[6]《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概述[J]. 江藍生. 辭書研究. 2013(02)
[7]《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凡例的修訂及啟示[J]. 蘇新春,邱燕林. 辭書研究. 2013(02)
[8]《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釋義修訂的類型及特征[J]. 張博. 辭書研究. 2013(02)
[9]第5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缺陷、改進及思考[J]. 熊婷婷.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10]充分關注詞語詞義的系統(tǒng)性和相關性——與《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榷[J]. 溫昌衍. 辭書研究. 2008(03)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新增詞語研究[D]. 李楓.吉林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舊版本多義詞義項變化計量研究[D]. 周娟.廣西大學 2011
[2]《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研究[D]. 王朋朋.湖北師范學院 2011
本文編號:2930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93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