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23:14
【摘要】:睡虎地秦簡文字上承春秋文字,下啟秦漢篆隸,處于古文字向今文字轉變的過渡階段,集多種特點于一身,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古文字考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偏旁分析法,而運用偏旁分析法考釋古文字便要求研究者能夠盡可能多地掌握古文字部件的各種書寫樣式(或者說各種變體)。古文字學界雖然已經(jīng)有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對一些戰(zhàn)國古文字部件的書寫樣式進行了總結,但是目前尚未有人完成窮盡性整理歸納部件的書寫樣式這一基礎工作。有鑒于此,本文從部件角度入手,選用張守中先生《睡虎地秦簡文字編》中收錄的睡虎地秦簡文字作為研究對象,整理出睡虎地秦簡文字每一部件的書寫樣式,并在此基礎上歸納部件相通、相混的具體條例,探尋部件變化的特點與成因,掌握漢字形體演變的規(guī)律。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夠對今后的古文字研究有一定的裨益。全文共分為七個部分。緒論部分明確了部件的定義,全面述評睡虎地秦簡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介紹了材料來源、研究步驟與方法。第一章是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的研究意義。以漢字學本身及其他研究領域作為切入點,從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研究是漢字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研究為其他領域的研究提供資料兩大方面強調總結本文的研究意義。第二章是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的書寫樣式及變化研究。窮盡性整理了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的書寫樣式,并對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的變化現(xiàn)象、變化特點及變化成因進行了分析闡述。第三章是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通用例及通用規(guī)律總結。借助第二章的整理成果,羅列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通用的具體條例;從意義相同、相近和意義相關兩大角度入手,對睡虎地秦簡文字中通用部件之間的關系及其與字義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對部件通用的條件和特點進行了嘗試性探究。第四章是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混同例及混同的成因特點。同樣借助第二章的整理成果,羅列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混同的具體條例,論述混同特點及成因。結語部分對全文的內(nèi)容進行了概括性總結,在再次強調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研究的重大意義的基礎上對后續(xù)研究作出展望。附錄部分將睡虎地秦簡文字部件的書寫樣式(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以表格形式進行了羅列,便于查看。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21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基;;窮盡式檢索古文字偏旁工具書創(chuàng)編芻議——以《郭店楚簡》為例[J];辭書研究;2014年06期
2 夏利亞;;三十六年來《睡虎地秦墓竹簡》研究綜述[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04期
3 龍仕平;;睡虎地秦簡校詁[J];語言研究;2012年01期
4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直接構件系統(tǒng)的特點考察[J];孝感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樓蘭;;不重復字形層面的秦楚簡文構形差異比較研究[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黃文杰;;睡虎地秦簡異構字探析[J];學術研究;2010年06期
7 單曉偉;;秦文字出土與研究綜述[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楊琳;;文獻字形訛誤的判定原則[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01期
9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異構關系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9期
10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中的形體混同現(xiàn)象調查[J];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k合肥;b0W文字形氃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2 李
本文編號:2751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75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