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反思:以“生活體驗研究”為取向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
【分類號】:H1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向明;;理論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斌斌;;公開課,新教師最好的“煉爐”[J];成才之路;2010年01期
2 張巧文;陳思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的方法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年01期
3 孫玨;;中小學教師科研能力的重新審視與編輯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4 李天龍;傅鋼善;;支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構建教師發(fā)展平臺[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5 馬新英;程良宏;;試論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虛假認同及其改善[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孟凡麗;程良宏;;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路徑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及其批判[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朱水根;;教師文化力建設:一個教師教育的新話題[J];廣西教育;2009年28期
8 王卓;;論課堂教學兩種形式的互補性——“家常”“公開”兩相宜[J];安順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汪明帥;;從“被發(fā)展”到自主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與可能對策[J];教師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林克松;;“公共性”視域下的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清雁;教師是誰[D];西南大學;2009年
2 朱桂琴;教師的實踐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辜筠芳;哈貝馬斯規(guī)范語用學視野下的課堂對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傳遠;教師學習:期望與現(xiàn)實[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敏;語文課程“動姿化”知識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秀玉;教育實習:理論研究與對英國實踐的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葉小明;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王凱;教學作為德性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艷玲;培養(yǎng)“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教育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竹英;“陣—線式”作文教學指導的實踐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羅曉暢;初中生閱讀環(huán)境的探索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諶少慶;高中讀寫教學的路徑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謝先軍;比較視角下的小學母語寫作教學目標及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昌平;竇桂梅語文教學內(nèi)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馮綠倩;“毛鐵”成“鋼”[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苗培周;河北省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袁新新;幼兒園新手教師實踐知識的個案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詹慧中;通過雙情景學習模型(DSLM)促進概念轉變的實證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隋鏡;文化學視角下的小學語文公開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陳桂生;“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問題”的再認識[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3 徐長福;重新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J];教學與研究;2005年05期
4 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李潤洲;;實踐邏輯:審視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新視角[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徐繼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的嬗變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7期
7 袁桂林;派納論“概念重構”和“理解課程”[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鞏建鵬;;論教學反思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29期
2 李鴻娜;;在高職英語教學反思中成長[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5期
3 孫芳;;試論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內(nèi)容[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王彬;;教學中要多一些詩意[J];語文學刊;2010年06期
5 李蘭;;教學語言的六性[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6 王壽山;要重視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6年02期
7 李濟平;我們在普通話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J];語文建設;1965年06期
8 ;歡迎參加全國語文教師論文大賽[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3年03期
9 孫莉莉;;建立“美味的課堂”——淺述古典美學理論在當代社會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6年08期
10 魯真國;;淺談語文教師的語言運用[J];時代人物;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新課程下教師爭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孫洪祖;;堅持語文教學的樸實與扎實[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xiàn)代教育新論[C];2002年
3 李仁瓊;鐘富彬;;探尋語文教學本真,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羅珍尚;;“個性化”作文教學反思[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楊淑紅;;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教師成長的關鍵[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馮川;單猛;;漫談語文美育及其實施途徑[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周小敏;范賢霞;;網(wǎng)絡——新型語文教學資源[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張治中;;淺談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9 陳麗珍;;架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橋梁[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10 張仁義;張瓊華;魏開明;;“測小燈泡功率”實驗教學反思[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州區(qū)源仙臺學校 孫凌;語文教師為何要進行教學反思[N];宜春日報;2011年
2 王春廣;群英齊聚 再話提高[N];商丘日報;2010年
3 四川省隆昌第一中學 張海燕;讓我們在反思中成長[N];學知報;2010年
4 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趙海霞;做一名智慧型語文教師[N];學知報;2011年
5 漢濱高中 吉元麗;淺談教學反思下的反思性教學[N];安康日報;2010年
6 河南省平輿縣第一高級中學語文組 劉春鋒;《合歡樹》教學反思[N];學知報;2011年
7 湖北省監(jiān)利實驗高級中學 張國東;教學反思應成為備課組的基本活動形式[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河南省羅山高級中學 王成和;讓語文教學與德育教學同行[N];中國信息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李笑冰;生命因你而精彩[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鞋塘初中 莊艷娟;語文教學“個性化”芻議[N];學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燕;技術支持的教師教學反思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3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陽利平;教育變革中的語文教師專業(yè)素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孫二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自我認同[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大磊;共和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良田;語篇交際原理與語文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胡惠閔;指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擁軍;基于Blog的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段娥;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中小學電子教學檔案的設計[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顧金彥;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反思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沈宏松;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行動研究之一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華;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聶晶;大學與學校合作背景下中學化學反思性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7 曹建霞;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及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丁雪梅;回首所來徑,蒼蒼橫翠微[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付雙;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唐宜寶;中學地理的教學反思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51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5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