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語法化》評介
[Abstract]:Positive unidirectional is an important hypothesis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opics in grammaticalization research. However, as a unidirectional counterexample, the study of "de-grammaticalization" (degrammaticaliz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and even the author of this concept, Lehmann himself, denies the existence of this phenomenon (Lehmann1982/1995). In recent years, Vietnam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婷;;“如同”的語法化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王兆春;;畢節(jié)方言詞語法化傾向初探[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高鳳翔;孫雅靜;;淺析廣告語言的語用預設[J];海外英語;2011年07期
4 王軍;;隱喻映射問題再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易美珍;;幽默的預設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董秀芳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法化研究:爭議與發(fā)展并存[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姚莉;漢語語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2 辛燕;從系統(tǒng)功能角度詮釋語法化[D];蘇州大學;2009年
3 付寧;語法化視角下的現(xiàn)代漢語單音方位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張磊;漢英視覺動詞語法化的認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張?zhí)锾?與代詞“并入”相關的雙音詞的詞匯化與語法化[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6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構的詞匯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7 吳長安;“還”和“更”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肖小平;代動詞“為”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一濤;山西文水方言的趨向動詞及其語法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陳鴻瑤;現(xiàn)代漢語副詞“也”的功能與認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思華;插入語“據(jù)說”的語法化與主觀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范麗娜;分句結合方式的語法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周青宇;語用充實視角下的語法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裴錦隆;《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介詞語法化過程相關的詞匯語義現(xiàn)象的處理[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月萍;論“可是”[D];河南大學;2010年
6 張靜;“V起”的句法、語義及語法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7 劉寧;語法化單向性的認知理據(jù)分析:概念隱喻、命題圖式和事件框架[D];青島科技大學;2008年
8 代瑜;語法化視角的現(xiàn)代漢語副詞標注實證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9 樊城呈;“看來”、“想來”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煜;“再X不過”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196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1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