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注何為——論譯注的多元功能
[Abstract]:As far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concerned, as a subtext, translation notes have multiple functions. It can not only serve the readers and help them grasp the translated works more comprehensively,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literature for the professional readers, including translators and comparative literary scholars, to study the acceptanc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the recipient language. It can als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ranslators to construct their own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ways other than the text. Therefore, although the translation notes seem insignificant, they can make a lot of difference.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編號:20110101)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鈞;論文學翻譯再創(chuàng)造的度[J];外語教學;1990年02期
2 喻云根;李學經(jīng);;文藝美學對文學翻譯的制約作用[J];外語研究;1990年03期
3 馬紅軍;劉仕敏;;翻譯史研究的新作——《五四時期外國文學翻譯研究》讀后[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9年03期
4 ;翻譯賽一等獎常年空缺,浮躁心態(tài)造“快餐譯文”[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03期
5 喻云根;李學經(jīng);;關于文學翻譯系統(tǒng)分析的幾點思考及在教學中的實踐[J];外語研究;1988年02期
6 謝云才;;文學翻譯中傳神說概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0年03期
7 王軍;文學翻譯與審美體驗[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04期
8 趙曉玲;;淺論文學翻譯風格的可譯性[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年Z2期
9 ;本期聚焦[J];中國翻譯;2007年03期
10 張帥;;文學翻譯中意象的改變和叛逆[J];作家;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美霞;;認知功能視野下的漢語存現(xiàn)句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王洪濤;;“社會翻譯學”的名與實——兼論翻譯學“文化轉向”的未來發(fā)展趨勢[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于應機;;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本質與特點淺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宏印;;文筆、譯筆與翻譯筆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章宜華;;雙語詞典翻譯的等值原則——兼談雙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的區(qū)別[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姜秋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吉靈娟;;論文化翻譯與文學翻譯的意境傳達[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彭永愛;洪文翰;;語境功能與話語中語義認知效應[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馬一寧;;再論翻譯寫作學的建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柳斌杰;在中歐文學翻譯出版論壇上的致辭[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2 周士君;走出文學翻譯的窘境[N];光明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任震宇;文學愛好者翻譯異軍突起[N];中國消費者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張瀅瑩;文學翻譯應成為“文化驛馬”[N];文學報;2009年
5 馮驥才;文學翻譯的兩個傳統(tǒng)[N];文藝報;2009年
6 朱振武;關于文學翻譯的幾句大實話[N];文藝報;2011年
7 姜小玲;文學翻譯成“銀發(fā)工程”[N];解放日報;2004年
8 段祖賢 舒芳靜;文學中譯西 已成一道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9 本報記者 王山;少數(shù)民族文學翻譯事業(yè):任重而道遠[N];文藝報;2010年
10 李洋;文學翻譯何以后繼乏人[N];北京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霜;忻城壯語語氣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尹衍桐;穿越時空的對話:文學翻譯價值論[D];山東大學;2007年
3 胡劍波;冒犯稱謂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王媛媛;漢語“兒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朱安博;歸化與異化:中國文學翻譯研究的百年流變[D];蘇州大學;2007年
6 蘇艷;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園:神話—原型視閾中的文學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7 奚念;翻譯在外國文學經(jīng)典建構中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楊全紅;錢鍾書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滕梅;1919年以來的中國翻譯政策問題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10 禹一奇;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瑞玲;論譯者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D];蘇州大學;2005年
2 費瓊娟;文學翻譯中形與神的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許敏;從改寫理論解讀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福娟;文學翻譯中的文化誤讀[D];蘇州大學;2006年
5 王改霞;讀者因素對文學翻譯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6 劉君婉;功能加忠誠理論視域下的文學翻譯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7 李康熙;從符號學角度分析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韋維;闡釋學視野下的文學翻譯[D];廣西大學;2008年
9 游海霞;文學翻譯的譯者主體性之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10 吳含;叛逆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美[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93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9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