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顏氏家訓》看南北朝時期南北聲母的一些差異
[Abstract]:The phonetic dictionaries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in Yan's Family instructions reveal some differences in pronunci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n the lat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s far as consonant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problems in lip, tongue, tooth, tooth and throat. At the same time,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s of some consonants have been ignored by Yan Zhi.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魯國堯;;“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上)[J];中國語文;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萍;;從東晉李軌音切看切韻音系里的重紐現(xiàn)象[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羅素珍;何亞南;;南北朝時期語氣詞“耳”、“乎”的南北差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儲泰松;唐五代關中詩人律詩失律現(xiàn)象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張大勇;;《廣韻》異讀字的來源和分類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金晶愛;張巨;;元認知意識與中西文字的文化傳承[J];北方論叢;2010年04期
6 陳永舜;;“拼音化”與“兩個凡是”[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彭靜;;梁辰魚《浣紗記》用韻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黃易青;;從宋跋本王仁f+《刊謬補缺切韻》看唇音字的開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明生榮;畢節(jié)方言韻母的來源[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3年01期
10 宮欽第;;膠東方言聲調演變與人文歷史地理之關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永舜;;“拼音化”與“兩個凡是”[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都興宙;;敦煌變文楙部語音性質簡論[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梅;中古入聲韻在明清韻書中的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怓亞榮;宋元韻圖五種用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紀越南漢字音(A類)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4 蘆蘭花;湟水流域漢語方言語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越川;四川西南官話語音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周傲生;《切韻》的音韻格局[D];浙江大學;2008年
7 鄔可晶;《孔子家語》成書時代和性質問題的再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賈璐;朱熹訓詁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貢貴訓;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語音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王建莉;《爾雅》同義詞考論[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浩;人教社課標版高中語文古詩文注釋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謝建娘;王植《韻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蔡曉娟;《洪武正韻》多音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曾燕霞;試論高本漢《漢文典》的上古聲母系統(tǒng)[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柯建林;清孫PX《爾雅直音》音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單單;楊慎詞曲用韻考[D];吉林大學;2011年
7 湯海鵬;《孔子家語》詞匯語法現(xiàn)象專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郭愛玲;通假方法與古文獻考證[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靜毅;《切楙》S2071反切注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明澤;幾組漢語常用詞的演變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國堯;;“顏之推謎題”及其半解(上)[J];中國語文;2002年06期
2 經(jīng)西麟;秦、漢、南北朝的幾次正字工作[J];語文建設;1965年04期
3 韓敬體;從漢字的數(shù)量說起[J];語文建設;1992年06期
4 肖有群 ,肖有愛;“了了”和“寥寥”[J];閱讀與寫作;1999年05期
5 鸝鳴;;乘風破浪[J];椰城;2008年04期
6 陳燕;論南北朝的“卿”字[J];古漢語研究;1998年02期
7 張宿東;《歷代皇帝拾趣》中有誤[J];新聞知識;1989年03期
8 ;才高八斗[J];金融信息參考;1998年02期
9 趙振鐸;魏晉南北朝的語言學簡述[J];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10 ;“帳”與“賬”的來源和區(qū)別[J];甘肅稅務;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聶鴻音;;說“日”字——非漢民族借用漢字的早期證據(jù)[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輯)[C];1994年
2 史志誠;;中國古代"毒"字解[A];海峽兩岸第三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樂毅;現(xiàn)行簡化字分類之我見[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2 涂志偉;俗寫慣用混用的姓氏(三)[N];閩南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索;敦煌寫卷《春秋經(jīng)傳集解》異文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柳玉宏;南北朝詩歌復音詞通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倩;敦煌變文單音動詞詞義演變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朱湘云;《梁書》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岳利民;《}摰鋺宋摹芬艫囊,
本文編號:24796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7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