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從功能的視角看“的時候”

發(fā)布時間:2019-03-22 07:46
【摘要】:本文嘗試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視角出發(fā),對漢語"的時候"進行功能分析,旨在提供一個功能角度解釋。"的時候"可以分析為助詞"的"與名詞"時候"的詞語搭配之外,還可能是"的"與"時候"融合成"的時候",形成一種語法手段;從詞匯到語法,意義逐步虛化,體現(xiàn)了詞匯與語法的互補。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hines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a functional explanation. When "can be analyzed as auxiliary words" and "time" in addition to the word collocation, but also "and" time "into" time ", forming a grammatical means; From vocabulary to grammar, meaning gradually vanishes, reflecting the complement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發(fā)展基金科研與實踐項目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秦旭卿;“當”和時間復句[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2 黃國文;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功能句法的特點之一[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09期

3 金昌吉;;談時間短語中的介詞“在”和“當”[J];許昌學院學報;1991年03期

4 陸儉明;現(xiàn)代漢語時間詞說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01期

5 郎大地;“時候”·時位·多陳述偏正句[J];語言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國華;;徐杰《生成語法的“語類”與傳統(tǒng)語法的“詞類”比較研究》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2期

2 陶振偉;;“拿”的語法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馮鳴;英語表持續(xù)時段的for短語和漢語時量詞語的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陳榮澤;;近十年漢語方言研究的新發(fā)展[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耿楠;;“時候”的多角度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6 賈朝勃;;“ぃま”的重新釋義及其與中文方言的聯(lián)系[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蔡淑美;;框式結構語法化過程中形式和意義的互動關系——以“為……起見”的語法化過程為例[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羅天華;;語言類型學和我國語言學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何偉;馬瑞芝;;加的夫語法及物性系統(tǒng)概觀[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呂軍偉;;漢語名量結構狀況的歷時考察[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白鵬鵬;;探究稱呼語的人際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鐘明榮;謝雙園;;古今介詞類型之比較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馬紅妹;王挺;陳火旺;;漢英機器翻譯中時間短語的分析與時制計算[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2002年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陳振宇;陳振寧;;怎樣計算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時間信息[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俊萍;馮志偉;;利用時點層級系統(tǒng)消解t+t歧義結構及相關應用[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步連增;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漢語量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卜雅娜;明清以來漢語介詞的演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鄧鳳民;漢藏語系語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余金枝;矮寨苗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黃美新;大新壯語形容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金道榮;論阿爾泰語法背景下的漢語“把”字句偏誤的生成機制與教學對策[D];北京大學;2010年

7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張雷;黎語志強話參考語法[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艷紅;唐五代方位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孫愛玲;漢語、印尼語限定性與描寫性狀語對比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興銳;現(xiàn)代漢語“上”類方位詞對比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萍;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習得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丹丹;疊字詩詞英譯方法及標準初探[D];燕山大學;2010年

4 陳洲建;英漢賓語小句的類型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戴嬌龍;漢語動詞“掛”的語義角色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鄧崎凡;壯語判斷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羅惠;現(xiàn)代漢語“在VP1中VP2”格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毛格娟;湖南寧遠平話介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白藍;英語限定性問句中的移位假設[D];中南大學;2011年

10 于濤;現(xiàn)代漢語“為”字句的多角度考察[D];遼寧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向農;現(xiàn)代漢語時間表達中的“特指時段”[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付蘭;關于“N~A給N~BV(O)”結構及其教學[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2 王宏佳;“數(shù)名_1名_2”結構考察[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陳淑梅;鄂東方言的“數(shù)+量+○”的結構[J];方言;2003年02期

4 殷何輝;析“A了(一)點”結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5 趙薇;“沒有+NP+VP”結構考察[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6 陳仕平,朱懷,郭家翔;“兩+N”結構淺析[J];語言研究;2002年S1期

7 何洪峰;論“NA的N”結構[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8 張振海,魏來敏;“A了—Q”結構語義分析[J];濱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Z1期

9 吳東平;古漢語中“×所……”的結構新論[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何洪峰;論幾種帶形容詞的結構[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旺熹;;“動+得+形”結構的變體形式[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2 譚學純;;辭格生成與理解:語義·語篇·結構[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曾玉萍;毛世楨;;PSC朗讀語調能力結構的統(tǒng)計研究[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旺熹;;再論補語的可能式[A];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6年

5 姚婷;;銜接語“看起來”的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朱德培;;試談科技文章的漢語修辭[A];學報編輯論叢(第一集)[C];1990年

7 鄧守信;;漢語雙謂句的結構[A];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0年

8 劉韶丹;;現(xiàn)代漢語社會性群體稱謂的特點及功能分析[A];黑龍江省語言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陸儉明;;對“NP+的+VP”結構的重新認識[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10 鄧思穎;;漢語結構助詞“的”分析為中心語的一些理論考慮[A];第38屆國際漢藏語會議論文提要[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邵敬敏;不喜歡戴;盏恼{皮學生[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2 姚莉;漢語語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張青;基于漢字的漢語信息語法研究[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莉芳;阿美語偏正短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劉文正;《太平經》動詞及相關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徐艷華;現(xiàn)代漢語實詞語法功能考察及詞類體系重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許劍宇;《佛本行集經》定中結構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陶伏平;湖南慈利通津鋪話連詞、介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周麗穎;跟語序有關的幾種句法現(xiàn)象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林素娥;湘語與吳語語序類型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詹衛(wèi)東;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xiàn)代漢語短語結構規(guī)則研究[D];北京大學;1999年

9 武氏河;現(xiàn)代漢語語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趙燕珍;趙莊白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過玉蘭;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的結構類型研究及其類型學意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呂奕;聊天室里的網絡語言[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偉巖;《孔子家語》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鄭媛;房地產廣告的語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古麗夏·阿克巴爾;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維漢口語語碼轉換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6 阿麗瑪·阿布都卡德爾;柯爾克孜諺語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7 何杉;反問句三個平面的研究及其教學[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8 陳青松;“大/小+名”結構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盛麗春;或然語氣副詞“大概”、“也許”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延邊大學;2003年

10 江敏;對外漢語中的“是”字句及偏誤分析[D];新疆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4454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454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5b5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