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音正考〉注說》指瑕
[Abstract]:It has higher practical val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reverse tangent, sharp clique, Shangkou, phonetics, phonology, dialect and so on, for the author's reference in the revision.
【作者單位】: 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H11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君花;;《資治通鑒音注》音系特點研究——兼與江灝先生商榷[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怓亞榮;;“喻下憑切”研究[J];語言研究;2011年03期
3 劉春梅;;廣西平南官城話古全濁入的送氣分調[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4 馬樂樂;;《中原音韻》與《中州音韻》比較研究概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竹梅;;西夏語第九類聲母音值擬測之我見[A];西夏學(第一輯)[C];2006年
2 劉瑩春;;試析《廣韻》的反切在“開合”一門中的內部矛盾[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3 吳潔;;《四聲篇海》所引《馀文》切語與《廣韻》小韻比較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4 王進安;;論韻書編纂中的“助紐”現(xiàn)象[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5 王進安;;論韻書編纂中對“舊韻”的傳承——以《韻學集成》和《洪武正韻》為例[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李紅;;《廣韻》異讀研究述評[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蔡麗華;;中古四等韻介音研究綜述[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8 孟心;;《風俗通》中的通假問題——兼論網絡語音同音近之通用[A];2010年重慶市語言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莉;王仁f+《刊謬補缺切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2 金雪萊;慧琳《一切經音義》語音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王懷中;《經典釋文》陸氏音系之聲類聲母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鄒新;《韻略新抄便覽》音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李秀芹;中古重紐類型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6 王玨;張有《復古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艷華;明代処秉敬《楙表》音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8 趙庸;《王三》異讀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杜季芳;《群經音辨》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馬君花;《資治通鑒音注》音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冬梅;《中國音韻學研究·古音字類表》所用反切考[D];溫州大學;2011年
2 [k文霞;李,
本文編號:2406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0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