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楚語區(qū)黃梅方言的持續(xù)體標記“倒”

發(fā)布時間:2018-11-15 07:18
【摘要】:黃梅方言屬于楚語區(qū)方言。黃梅方言與共同語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其中黃梅方言持續(xù)體很有特色。本文主要討論黃梅方言由"倒"構成的持續(xù)體。分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黃梅方言"倒"構成的結構形式;二是黃梅方言"倒"字的歷史演變;三是黃梅方言"倒"的語用價值。
[Abstract]:Huang Mei dialect belongs to Chu dialec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between Huang Mei dialect and Common language. Among them, Huang Mei diale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inuous aspect of Huang Mei dialect composed of inverted dialect.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seco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ord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and thirdly, the pragmatic value of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作者單位】: 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
【基金】:湖北楚語中體范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1jyTE066)
【分類號】:H17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藍;大方話中的“倒”和“起”[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婉梅;表處所的“在Np”的語義分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何清順;漢英詞匯重疊式附加意義對比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3 盧英順;現(xiàn)代漢語中的“延續(xù)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肖奚強;范圍副詞的再分類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周元琳;“(一)點兒”的語法功能和語用特征[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7 唐愛華;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詞[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董曉英;三類特殊的粘著短語[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胡樹鮮;“了”與附加成分同現(xiàn)現(xiàn)象探求[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徐志紅;話說“就是”和“就是說”[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邢紅兵;;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動詞用法頻率詞典[A];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宋春陽;陸汝占;;說“紛紛”[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3 魯曉琨;;助動詞“會”的語義探索及與“能”的對比[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4 張全真;;動詞“算”的語義、語用及語法偏誤分析[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廷玉;贛方言特征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2 黃東晶;俄漢代詞指示語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3 謝建猷;廣西平話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王利眾;俄漢科學語言句法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5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6 徐默凡;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道英;“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8 彭蘭玉;衡陽方言語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樊中元;現(xiàn)代漢語一名多量現(xiàn)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文貞惠;現(xiàn)代漢語否定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吉田泰謙;漢語肯定句與否定句不對稱現(xiàn)象的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施棟琴;進行概念的表達和情狀類型——英漢對比及其在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海運學院;2000年

3 周建國;唐洋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4 李肅寧;俄漢語空間關系表達形式和手段的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5 田義貴;川渝方言影視劇發(fā)展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謝鈺;語法化和情態(tài)動詞的完成形式[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群;《醒世姻緣傳》副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季安鋒;時間副詞“老”、“老是”意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王衍軍;泗水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劍鋒;漢語表述過程中的添加現(xiàn)象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丹;從北京話“V著”與西北方言“V的”的平行現(xiàn)象看“的”的來源[J];方言;1995年04期

2 劉翠香;山東棲霞方言中表示處所/時間的介詞[J];方言;2004年02期

3 劉翠香,施其生;山東棲霞方言相當于普通話“了”的虛成分[J];語文研究;2004年02期

4 施其生;閩、吳方言持續(xù)貌形式的共同特點[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5 施其生;汕頭方言表示“在”的介詞[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

本文編號:23325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325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6ea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