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流的寫真——讀《撒維漢詞典》有感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k of Chinese ethnic language dictionaries, he has published dictionaries of the five languages of Han, Manchu, Mongolia, Uygur and Tibetan.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of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s. However, after liberation, except for Chinese and its
【分類號】:H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付磊;;詞匯教學的認知策略研究[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明臣;話語意義的建構:言語交際過程中主體的認知加工[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牟新貴;學術論文英語摘要中的名詞化對比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瞿靄堂;;民族語言文字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J];民族翻譯;2010年04期
2 丹珠昂奔;;關于新時期的民族語言問題[J];民族翻譯;2008年01期
3 胡鴻飛;;語言的混亂現(xiàn)象亟須整治[J];上海建設論苑;1997年04期
4 李萍;;試論漢藏翻譯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其他[J];民族翻譯;2010年01期
5 ;本刊稿約[J];民族翻譯;2009年01期
6 ;本刊稿約[J];民族翻譯;2008年02期
7 拓和提·莫扎提;;論我國古代著名翻譯家鳩摩羅什(Kumara-jiwa)對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偉大貢獻[J];民族翻譯;2011年01期
8 陳毓貴;;橋梁與紐帶——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語文翻譯事業(yè)在新疆的發(fā)展[J];民族翻譯;2009年03期
9 吳水姊;;在第十三次全國民族語文翻譯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J];民族翻譯;2009年04期
10 圖魯甫·巴拉提;;淺析“雙語教育”理論概念的幾個問題[J];民族翻譯;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定川;;民族語文教學小議[A];布依學研究(之五)——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2 陳云華;;對當代新疆少數(shù)民族文字變革活動的回顧與思考[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戴紅亮;;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的進程與特點[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遠新;;語言調(diào)查中的語言態(tài)度問題[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阿克占(戰(zhàn))·英民;;滿語詞匯在天津方言中的存留和演化[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偉;;實事求是 因地制宜 充分發(fā)揮民族文字的作用[A];布依學研究(之五)——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7 于鳳賢;;黨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語文的不斷發(fā)展——黑龍江省民族語文工作30年[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黑龍江省民族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楊志濤;;關于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的一些看法[A];“社會學與貴州‘十一五’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吾守爾·斯拉木;;前言[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樹根;姜昕;;我國雙語教學的歷史發(fā)展階段綜述[A];全國測繪學科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振凱;中國推進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2 省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劉暉;謀劃好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發(fā)展[N];貴州民族報;2008年
3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 朝克;保護好多樣的民族語言文字[N];中國民族報;2009年
4 貴州省民委副主任 劉暉;把握機遇積極推進新時期我省民族語言文字工作[N];貴州民族報;2009年
5 潘世華;民族語言文字與民族文化教育[N];貴州民族報;2010年
6 記者 徐愛龍;甘肅加強民族語言文字和古籍保護工作[N];甘肅日報;2011年
7 ;民族語言文字簡介(四)[N];貴州民族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劉興祥;保護和搶救民族語言文字刻不容緩[N];貴州民族報;2011年
9 楊正林;黔東南自治州民族語言文字發(fā)展面臨的困境[N];貴州民族報;2011年
10 李曉丹;論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對策[N];貴州民族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馬愛玲;《聊齋俚曲》方言詞匯文化意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吳香蓮;分析發(fā)表于《內(nèi)蒙古日報》并與蒙古語言文字的應用相關的文章(1948-2009)[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3 李丹;趙式銘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學術成就述評[D];云南大學;2010年
4 包桂英;蒙古文翻譯文學出版物及其文化影響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5 莎麗塔娜提.阿不都熱依木;漢維翻譯中的不可譯性及其補充手段[D];新疆大學;2011年
6 陳新江;試論漢語電影片名的維語翻譯[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26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2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