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譯《般若波羅蜜多咒》中的阿禮嘎禮字
[Abstract]:The Manchu alphabet is a set of letters that spell the pronunciation of Sanskrit. Most of the names and mantras used to spell Tibetan Buddhism are unknown. The study of the letters of Arrigali in Manchu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translation of mantra literature, but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mantra in Manchu translation and the study of Manchu language in Buddhism in Qing Dynasty.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H2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文華;《滿文大藏經(jīng)》藏傳佛教繪畫——兼及尊神名號中的滿文阿禮嘎禮字[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馬毛朋;;上古音影母音值之檢討[J];古漢語研究;2009年01期
2 張幼軍;;鳩摩羅什《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特色句法例說[J];古漢語研究;2010年04期
3 周有斌;也說元代指物名詞后加“們(每)”的由來[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賈拉森;再論蒙古語和藏語某些格形式比較[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王敵非;;滿文阿禮嘎禮字母發(fā)微[J];滿語研究;2011年02期
6 龍國富;;從梵漢對勘看早期翻譯對譯經(jīng)人稱代詞數(shù)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3期
7 龍國富;《阿含經(jīng)》“V+(O)+CV”格式中的“已”[J];云夢學刊;2002年01期
8 吳娟;;也說“白衣”[J];語言研究;2008年01期
9 胡秦潔;;近年來的藏傳佛教藝術(shù)研究[J];西藏藝術(shù)研究;201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空靈子;佛經(jīng)中用字的特殊讀音[J];語文建設;1997年06期
2 徐夢葵;釋“方便”[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6期
3 陳順智;漢語“四聲”之形成與佛經(jīng)“轉(zhuǎn)讀”無關(guān)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李維琦;隋以前佛經(jīng)釋詞[J];古漢語研究;1992年02期
5 李明曉;“餓鬼”考源[J];辭書研究;2003年06期
6 王璞;佛經(jīng)“樂”字辨音[J];漢字文化;2002年02期
7 周俊生;源于佛經(jīng)的抽象名詞[J];漢語學習;1987年06期
8 曾昭聰;中古佛經(jīng)釋詞四則[J];語言研究;2003年03期
9 付桂佳;中西第一次翻譯高潮的對比[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10 孫伯君;德藏吐魯番所出西夏文《郁伽長者問經(jīng)》殘片考[J];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富麗;;滿文文獻及其研究概況[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2 黃潤華;胡振華;;回鶻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3 胡增益;;滿文的歷史貢獻[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4 白濱;;西夏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C];1982年
5 張慶熊;;“經(jīng)典的翻譯與詮釋”國際會議開幕詞[A];“經(jīng)典的翻譯與詮釋”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6 霍旭初;;《雜寶藏經(jīng)》與龜茲石窟壁畫——兼論曇曜的譯經(jīng)[A];龜茲學研究(第一輯)[C];2006年
7 春花;;論賽尚阿纂《蒙文指要》[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趙展;;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四百一十周年[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9 甘德星;;滿文羅馬字拼寫法芻議[A];第二屆國際滿學研討會論文集(下)[C];1999年
10 張峧;;從漢代量詞看漢語量詞的形成[A];第38屆國際漢藏語會議論文提要[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浙大;東漢魏晉疑偽佛經(jīng)的語言學鑒別研究[N];社會科學報;2008年
2 寶貴貞;梅力更召:用蒙語誦經(jīng)的學問寺[N];中國民族報;2008年
3 黃寶生;佛經(jīng)翻譯的啟示[N];中華讀書報;2003年
4 李蕓;架構(gòu)三千載文化交流橋梁[N];科學時報;2007年
5 惠宏;談談網(wǎng)絡交際語中的拼音縮寫現(xiàn)象[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6 寧夏記者站 馬卷;西夏文字研究面臨后繼無人[N];中國旅游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從敦煌出土回鶻文佛教文獻看漢語對回鶻文佛典語言的影響[D];新疆大學;2007年
3 龍丹;魏晉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龍國富;姚秦漢譯佛經(jīng)助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禹建華;《法苑珠林》異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保明所;西雙版納傣語中的巴利語借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春鳳;東漢佛經(jīng)與《論衡》介詞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倪小蘭;《無量壽經(jīng)》同經(jīng)異譯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陳立華;《生經(jīng)》異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殷殷;從《中阿含經(jīng)》看東晉佛經(jīng)代詞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5 張明媚;《雜寶藏經(jīng)》副詞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胡畔;《摩訶僧yG律》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邱麗佳;先秦至隋幾組常用詞的演變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易咸英;《妙法蓮華經(jīng)》異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熊雪嬌;上古至中古登陟類詞匯系統(tǒng)及其演變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10 汪yN;中古同經(jīng)異譯佛典詞匯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00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0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