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北京方言詞典》出版
[Abstract]:The new Beijing dialect Dictionary, written by Dong Shuren, a professor at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was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November 2010.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and a famous city in the world. Beijing dialec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Putonghua and has alway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language researchers.
【分類號】:H172.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虎;;《四川方言詞典》的釋義[J];辭書研究;1987年05期
2 向方炎;;關(guān)于編纂長沙方言詞典的幾個問題[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年01期
3 繆奰禾;;蘇州、崇明、廈門、長沙、婁底五部方言詞典讀后[J];中國語文;1994年03期
4 劉村漢;雕龍塑鳳 材料為本──談《柳州方言詞典》的詞匯調(diào)查[J];辭書研究;1997年02期
5 聶志平;;東北方言詞語拾零(之四)[J];大慶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6 傅根清;《濟南方言詞典》詞語的釋義和考訂[J];方言;1998年04期
7 周家筠;;《四川方言詞典》的收詞和注音[J];辭書研究;1987年05期
8 廖恩喜;讀《柳州方言詞典》[J];方言;1997年01期
9 詹伯慧;;漢語方言詞典收詞小議[J];中國語文;2001年06期
10 許寶華;;《廣州話方言詞典》評介[J];辭書研究;198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覃鳳余;余瑾;王莉?qū)?;方言~普通話中介語的詞匯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林清書;;武平人所說的普通話[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苗青;;普通話與北京話[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4 ;江洛一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5 王孟杰;于水源;;普通話女聲二合元音F1和F2的統(tǒng)計分析[A];第八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陳嘉猷;鮑懷翹;;基于EPG的普通話塞音、塞擦音發(fā)音過程研究[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7 凌鋒;王理嘉;;普通話上聲深層形式和表層形式[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C];2003年
8 曹先擢;;關(guān)于普通話文白異讀的答問[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9 鮑懷翹;鄭玉玲;;普通話動態(tài)腭位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初探[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哈斯其木格;;從腭位角度論普通話元音/i/[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安徽大學中文系 彭家法;學好普通話,放膽走天下[N];安徽日報;2003年
2 董襄;推行普通話服務[N];中國稅務報;2001年
3 ;普通話并非普通話題[N];四川日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周潔;你講普通話了嗎?[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6年
5 何廣見;普通話一級乙等水平的語音表征[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6 方圣 徐亞平;“古越樓臺”強化普通話培訓[N];湖南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熊小琴 汪瀅;孩子為啥不愿講“土話”?[N];上饒日報;2007年
8 記者 惠婷邋實習生 竇穎;中牟要求干部學說普通話[N];河南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王宏偉 董晨;“最美設(shè)計”讓你讀懂書的內(nèi)涵[N];新華日報;2009年
10 記者 胡楠;領(lǐng)導干部帶頭講普通話[N];長江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茂林;普通話自然話語的韻律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陳建偉;臨沂方言和普通話的接觸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3 王迪生;基于生物量計測的北京城區(qū)園林綠地凈碳儲量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4 顧欽;語言接觸對上海市區(qū)方言語音演變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唐博;清末民國北京城市住宅房地產(chǎn)研究(1900-1949)[D];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6 梅麗;泰國學習者知覺與產(chǎn)出普通話塞擦音/擦音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7 史寶輝;漢語普通話詞重音的音系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8 王淑艷;外來人口與廣州市語言狀況關(guān)系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9 殷相印;微山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宋剛;普通話兒童早期動詞習得:范疇、論元結(jié)構(gòu)與句法線索[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幼琨;方言對兒童語音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穎;唐山市區(qū)方言連續(xù)變調(diào)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愛英;臨漳方言中幾個表示時體意義的成分[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穆保金;山西柳林方言的詞匯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群秀;全州話與普通話主要語法差異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6 李艷;論普通話中表達個人意愿的否定形式[D];暨南大學;2000年
7 袁向榮;試論普通話輕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林奕高;印尼學習者習得漢語普通話塞音和塞擦音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陳偉;現(xiàn)代漢語介詞短語語序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10 鄭靜玉;方言經(jīng)驗對普通話音系感知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88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28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