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現代漢語元音的主位分界
[Abstract]:Vowel is the loudest and most important phoneme in modern Chinese syllables. As a measurable objective existence, phonemes are extremely large in number, but valuable phonemes in specific languages are limited. Therefore, many scholars put aside physical attributes and merge phonemes into phonemes from the aspect of social attributes. However, the standard of pho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vowels in modern Chinese is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modern Chinese users, and the resulting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users, we divide the vowels of modern Chinese to understand which phonemes are able to perceive the phonemes' boundaries and which ones are unable to perceive or subjectively ignore the phon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vowel with clear boundary is the same vowel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opposite vowel by the Chinese user, while the vowel with fuzzy boundary is the same vowel which can be replac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pposites between auditory discrimination and phon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us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rn Chinese vowel system is a six-vowel system composed of / I y u e o a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t situation of phoneme induction and analyzes vowels in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est position. We analyze the subjective definition of modern Chinese vowels through the rhyme of modern poetry and popular song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owels in the loanwords of harmony. Finally, we clarify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about phonemes division. This paper sums up the vowel system of modern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學位授予單位】:溫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靖;;再求新聲于異邦——讀任洪淵《漢語紅移》兼談新視野中的現代漢語問題[J];勵耘學刊(文學卷);2010年02期
2 王震;;現代漢語語氣詞研究評析[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趙妍;;現代漢語形容詞特征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加曉昕;;現代漢語單音色彩詞的類別探討[J];天府新論;2011年05期
5 王宇衡;;論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的影響[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6 耿國鋒;;新聞專業(yè)“現代漢語”教改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7 孫福婷;;“找”字的語法化考察[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8 金甌;;從語言的發(fā)展分析校園流行語現象[J];哈爾濱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9 申芳;;現代漢語體貌的相關問題述評[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10 馬婷婷;;關于對外漢語專業(yè)現代漢語課程教學的思考[J];襄樊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現瑤;付莉;;《人民日報》50年來文章標題的語言變化[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2 李志江;;談現代漢語通用字部首的定位[A];中國辭書論集2000[C];2000年
3 徐德寬;;現代漢語雙賓構造中兩個賓語的題元角色[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應學鳳;;現代漢語單音節(jié)反義詞音義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陳振宇;陳振寧;;怎樣計算現代漢語句子的時間信息[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文貴良;;文學漢語:現代想像與當代生長[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7 徐赳赳;;現代漢語篇章中啟后性分析[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前沿論叢(下卷)[C];2007年
8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孫薇薇;;基于語料統計的現代漢語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龔千炎;;現代漢語的時間系統[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10 陳群秀;李堅;王健;;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語義分類詞典的設計與實現[A];輝煌二十年——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介子平;讓現代漢語不逾矩[N];山西日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楊耕耘 見習記者 韓曉玲;現代漢語發(fā)展的第二次高峰[N];湖北日報;2000年
3 章紅雨;《現代漢語小語典》配多媒體光盤擴容[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4 周建設 主編;現代漢語教程[N];中國教育報;2002年
5 高玉邋陳莉琳;現代文學是現代漢語的文學[N];文藝報;2008年
6 北京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 刁晏斌;引入現代漢語史的觀念[N];社會科學報;2007年
7 李國華;也說“樓××”類ABB式新詞[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8 許嘉璐;為什么要把二十四史譯成現代漢語[N];光明日報;2004年
9 張稷;瘦身版“現漢”新裝上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牡丹江師范學院中文系 張穎;現代漢語課程:著力提高學生語言素質和能力[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海良;現代漢語類詞綴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顏紅菊;現代漢語復合詞語義結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紅軍;共生與互動[D];山東大學;2007年
4 劉文欣;現代漢語責訓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云健;傳播與傳承視角下基于模因理論的元音系統演化計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春華;現代漢語歐化結構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安美娜;現代漢語高頻語素復合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孫凡;現代漢語結果體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劉街生;現代漢語同位組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10 吳春紅;現代漢語位事范疇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亮梅;試論現代漢語元音的主位分界[D];溫州大學;2012年
2 烏蘭;漢語第二語言教學中雙音節(jié)形容詞三分法分類教學理論初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3 高俊霞;現代漢語方式賓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伍靖;現代漢語中的英語借詞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5 齊麗娟;現代漢語泛義動詞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夏軍;現代漢語省略系統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7 劉瓊;魯迅的翻譯和中國現代文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凌;現代漢語語序與修辭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白金蓮;以蒙古語為母語的學生漢語學習中的離合詞問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10 曾凡云;副詞在通知類行政公文中的運用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51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25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