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越南學生的漢語語法教學方法與技巧
本文選題:傳統(tǒng)教學法 + 新教學法。 參考:《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地位在世界的提高,在各國已形成漢語熱的現(xiàn)象,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在越南也形成學習漢語的潮流。越南學生學習漢語的語法會出現(xiàn)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錯誤,很少人能夠把漢語學到位。所以有很多人已對這個問題研究過、分析過,但前輩的研究成果只注重于學生的而忽略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本課題運用考察調查法、比較分析法、資料收集法、實證分析法等等為了能全面分析其他因素影響到越南學生習得漢語語法的效果。 全文共分6章,首尾兩章為引言和結論,其他各章如下。 第2章討論漢語國際教育的語法教學在中國和越南的基本現(xiàn)狀。越南教師在漢語語法教學使用的教學方法以及越南學生普遍使用的學習漢語語法方法。通過分析的可以更深的了解漢語語法教學在越南的現(xiàn)狀。 第3章討論越南學生習得漢語語法的偏誤分析,通過第2章的分析結合第3章的現(xiàn)狀就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越南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難點與缺點。因此可以提出一些有利于越南學生習得漢語語法的方法。 第4章討論對越南學生的漢語語法教學新方發(fā)。從上面已分析的結果提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類型,讓學生能夠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這些新的教學方法是通過研究大學生在授課時,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漢語專家的研究成果,根據(jù)越南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新教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從教師的角度來考慮,也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但最終是把學習氣氛更加靈活、輕松,因此使學習達到最好的效果。 第5章討論教學新方法的實踐。新方法的實踐是根據(jù)越南學生學習能力和漢語語法教學內容靈,然后活使用適應的教學方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status in the world,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craze has been formed in various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learning Chinese, and the trend of learning Chinese is also formed in Vietnam. Vietnamese students learn Chinese grammar with some regular mistakes, few can learn Chinese in place. So a lot of people hav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is problem, but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ly focus on students and ignor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factors. In this paper, investig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data colle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other factors on Vietnames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Chinese grammar.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6 chapters,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wo chapters are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other chapter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2 discuss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grammar teaching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Vietnam.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by Vietnamese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grammar and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Chinese grammar commonly used by Vietnamese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in Vietnam.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error analysis of Vietnames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Chinese gramma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pter 2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apter 3, the difficulties and shortcomings of Vietnamese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grammar can be fully understood. Therefore,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methods for Vietnamese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grammar. Chapter 4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grammar to Vietnames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some new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best learning results. These new teaching methods adopt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Vietnamese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grammar by study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b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experts. These methods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or students, but in the end,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is more flexible and relaxed, so that the best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The practice of the new method is based on Vietnames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content of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and then using adaptive teaching methods.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莉;古漢語語法教學應結合修辭[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2 薛崇;;留學生漢語教學中語法教學的探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南聿言;;漢語語法教學的新探索——讀《CHINOIS MODE D'EMPLOI》[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1期
4 李建軍;再談預科階段的漢語語法教學問題[J];語言與翻譯;2001年03期
5 權娟恩;;淺談對外國留學生漢語語法的教學[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02期
6 張瑩;;象似性理論與漢語語法教學[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趙麗梅;;泰國學生漢語語法學習中的偏誤調查[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年14期
8 伍宗玲;;語言的主觀性——沈家煊先生近十年的相關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年05期
9 劉晨紅;;關于民族類高校漢語語法教學的思考[J];周末文匯學術導刊;2006年02期
10 丁健純;;運用象似性理論優(yōu)化漢語語法教學[J];語文學刊;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海明;;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定位與“管用、精當、易學”——以東南亞華裔留學生“了”教學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俊萍;馮志偉;;CTT在漢語語法研究和教學中的應用[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旺熹;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問題研究的基本態(tài)勢[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陳曉林;;東盟國家留學生學習醫(yī)古文課程的困難及對策[A];首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暨第九屆全國易學與科學學會研討會、第十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郭宏;;韓國學生漢語學習中語音偏誤例析[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陳曉林;;東盟國家留學生學習醫(yī)古文課程的困難及對策[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六屆醫(yī)古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蔣麗;;淺談對法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潘永行;;水族中小學生各科學習中的母語影響[A];水家學研究(二)——貴州省水家學會第一屆學術討論會及貴州省水家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1989年
9 余海波;;大學教育管理者的視角: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和校園文化[A];西部省區(qū)市社科聯(lián)第四次協(xié)作會議暨西部發(fā)展能力建設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周杰;;淺談留學生的同義詞教學[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蔡侗辰;孔子的第二次“遠行”[N];光明日報;2006年
2 袁曄;一路走過非洲隨處有人說漢語[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3 楊晨光;《漢語拼音方案》推行五十年成效顯著[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本報實習記者 毛志鵬;透視世界“漢語熱”[N];中國民航報;2005年
5 趙嵐 實習生 劉冰;韓國:學漢語是另一種前程選擇[N];東方早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謝依然 特約記者 劉斌;農民學漢語嘗到了甜頭[N];阿克蘇日報;2007年
7 記者 翟帆;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積極推進漢語國際推廣工作[N];中國教育報;2006年
8 趙志疆;中國大學生:漢語不過關畢不了業(yè)[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英國一所學校把漢語列為必修課[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規(guī)范創(chuàng)新,和諧發(fā)展,讓漢語海內外同熱[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勇毅;不同環(huán)境下的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高細媛;審美視野下的教學理解[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視野中的“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張偉平;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對無限的認識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芮茵;扶助式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6 梅麗;泰國學習者知覺與產出普通話塞擦音/擦音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7 Anyaegbu Ruphina.U.;論嚴肅游戲在尼日利亞小學非母語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丹莎;師生課堂有效交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靈聰;初中生學習自我控制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海瀾;打開學生自我建構之門[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黃林;面向越南學生的漢語語法教學方法與技巧[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Ryu Miseon(柳美善);游戲在漢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D];山東大學;2012年
3 王翠清;中級階段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模式探索[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周新宇;高中語文課中漢語語法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郭丹;文化因素對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影響[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杜婷婷;任務型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浙江大學;2010年
7 羅永華;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在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8 周哲明;泰國初級漢語語法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弟龍;老撾沙灣拿吉省崇德學校漢語教學的情況調查[D];云南大學;2011年
10 王臘;泰國學生漢語副詞“在”、“正在”與“正”習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17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11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