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否定的意義與功能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13:58

  本文選題:形容詞 + 否定; 參考:《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可否定的形容詞包括限域、漸變和極值形容詞三類,其中限域形容詞的否定式表達與肯定式相反、互補的屬性狀態(tài);漸變形容詞的否定式可以表達與肯定式相對的屬性狀態(tài)、一般水平或者屬性程度低等量度意義;而極值形容詞的否定式表示極值狀態(tài)不成立或者說達不到極值程度。從語用功能來看,形容詞否定結構既可以用來反駁聽話人可能秉持的觀點,也可以用來表達說話人的評價,還與禮貌原則緊密相關。
[Abstract]:The adjectives which can be negable in modern Chinese include three categories: limits, gradients and extreme adjectives, in which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of the limited domain adjectives is opposite to the affirmative, complementary attribute state; the negative expression of the graded adjective can express the state of the attribute relative to the affirmative, the low degree of general level or the low degree of attribute; and the extreme value adjective In terms of pragmatic functions, the negative structure of adjectives can not only refute the views that the listener may hold, but also expres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eaker,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作者單位】: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
【分類號】:H146.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海霞;;從方位詞“內”、“外”探討親屬稱謂的空間隱喻[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5期

2 張云秋,柴興東;漢語主動式的表達形式及強化等級[J];北方論叢;2002年04期

3 彭利貞;論動力情態(tài)的現(xiàn)實否定[J];北方論叢;2005年01期

4 脫傲;;時間副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句法語義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陳勇;英漢空間隱喻成對詞排序的標記性[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佟倩;;反義詞研究中的標記論及標記顛倒[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劉世英,曹華;詞序象似性、對稱與不對稱[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劉稟誠;胡衍錚;;不對稱和對稱:漢語新詞構詞的重要途徑[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楊靜夷;“差一點(沒)”句式新說[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10 齊春紅;“不得”的語法化及相關問題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仁強;;漢英詞典詞類標注與譯義的對稱性研究——兼評《ABC 漢英大詞典》的詞類標注與譯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2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陳艷林;;“差一點(沒)VP”的歧義原因與分化[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會;;試論“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趙明慧;李平華;;“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魏亮珍;;淺析《呂梁英雄傳》中的“給”[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吳學輝;;說“好個N!”[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周小兵;何黎金英;楊氏金芝;;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難點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9 楊德峰;;以朝鮮語為母語的學生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10 古川裕;;現(xiàn)代漢語感受謂語句的句法特點——“叫/讓/使/令”字句和“為”字句[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保義;相信和懷疑:附加疑問句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2 俞理明;漢語縮略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3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4 徐默凡;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道英;“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錦姬;現(xiàn)代漢語補語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7 文貞惠;現(xiàn)代漢語否定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齡段語用主體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9 延俊榮;給予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潘文;現(xiàn)代漢語存現(xiàn)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吉田泰謙;漢語肯定句與否定句不對稱現(xiàn)象的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王曉亮;漢語一價動詞的認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3 徐敏;英語中的性別岐視[D];湖南大學;2001年

4 王天佑;關于VA了動補結構[D];延邊大學;2001年

5 劉瑛;現(xiàn)代漢語正反問反問句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6 胡勇;從漢語被動結構的演變看漢語注重話題的語言類型特征[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7 胡大柳;《現(xiàn)代漢語詞典》異形詞分析及處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許哲;朝鮮族小學生漢語述補結構偏誤分析[D];延邊大學;2002年

9 曹依民;主述位切分與翻譯[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于萍;漢語代詞賓語后置的演變過程及其動因[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艷敏;;漢韓語否定表達淺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萬青林;;英漢語否定表達形式對比[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3 羅昕如;;湘語與贛語的否定詞及其相關否定表達比較[J];河池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魯華山;張培翠;;普遍語法:來自于英漢語兒童否定表達的證據(jù)[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7期

5 劉永華;;連動結構否定表達的語義指向考察[J];語言與翻譯;2006年01期

6 吳文婷;劉雪芹;;冗余否定格式“不要太A”試析[J];文教資料;2009年20期

7 袁毓林;并列結構的否定表達[J];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03期

8 羅燕玲;漢語商務談判中否定策略的語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9 林文金;關于雙重否定的幾個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10 仝國斌;“誰不”遍指句[J];殷都學刊;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淑艷;;英語not和漢語“不”的句法特征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管春林;漢英否定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文貞惠;現(xiàn)代漢語否定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鏡玉;英漢否定表達比較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南昌大學;2010年

2 石欣;中日語氣副詞的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花子;漢韓疑問句否定表達對比[D];延邊大學;2010年

4 王文娟;現(xiàn)代漢語“輕易”的句法語義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農鴻幸;漢越語否定表達之比較[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6 楊麗慧;現(xiàn)代漢語中完成義語法單位及其否定表達[D];河南大學;2008年

7 朱華平;“PP+VP”句的否定表達[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8 廖舞艷;留學生的漢語否定言語行為表達的習得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郭璞;泰國學生學習漢語否定句的偏誤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尹素賢;漢韓否定范疇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0706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0706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9ca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