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漢語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類型歸屬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08 04:33

  本文選題:運動事件 + 詞匯化模式 ; 參考:《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摘要】:根據(jù)Talmy的詞匯化模式理論,世界上的語言可分為兩大類:動詞框架語言和衛(wèi)星框架語言。后來,Slobin又補充了一種同等框架語言類型。對于漢語的類型歸屬,學者們提出三種觀點:分別是衛(wèi)星框架語言、動詞框架語言和同等框架語言。本文通過研究認為,漢語既是動詞框架語言,也是衛(wèi)星框架語言,并通過實際語料發(fā)現(xiàn)動詞框架類型在漢語中占優(yōu)勢。許多語言都表現(xiàn)出復合型特點,把某一語言歸入非此即彼的類型范疇,這是一種錯誤。大部分語言不僅僅有一種編碼策略。
[Abstract]:According to Talmy's theory of lexicalization, language in the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verb frame language and satellite frame language. Later, Slobin added an equivalent frame language typ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ree views: satellite frame language, verb frame language and equivalent frame language. This paper holds that Chinese is not only a verb frame language but also a satellite frame language. It is a mistake for many languages to have a compound character and to classify a language as either one or the other. Most languages have more than a coding strategy.
【作者單位】: 濱州學院外語系;
【分類號】:H1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戴浩一;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tǒng)初探[J];當代語言學;2002年01期

2 沈家煊;;現(xiàn)代漢語“動補結構”的類型學考察[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潔;;試論新詞的可接受度[J];北方論叢;2008年01期

2 宋宣;;現(xiàn)代漢語類義語素與語義范疇的顯性表達[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趙振紅;;“好看”的詞匯化及其詞義發(fā)展[J];才智;2010年06期

4 曾傳祿;;漢語位移事件參照及其格標[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劉世英,曹華;詞序象似性、對稱與不對稱[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劉培玉,趙敬華;把字句與主動賓句的句法、語義和語用差異[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劉小川;;淺析漢語趨向范疇語義演變的共性特征[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劉光明;;單音動詞后“往”的語法化[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9 馮敏萱,楊翠蘭,陳小荷;“者”綴詞識別[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秦洪武;崔蓉;;事件共指與話語連貫[J];當代語言學;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蔣雪;;現(xiàn)代漢語連動式復合詞釋義研究[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魯川;;立足漢語實際的信息語言學——確立漢語基元單位和構建角色序列模式[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3 于廣元;;借代的認知解釋研究[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仇鑫奕;;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應口語先行[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5 傅愛平;;漢英機器翻譯中漢語動結式譯文的分析[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2002年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邱立坤;張曉巧;毛寧;;現(xiàn)代漢語復合詞內(nèi)部結構詞典的構建[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7 邱立坤;邵艷秋;;語義詞典歸類不當現(xiàn)象自動發(fā)現(xiàn)[A];第六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曾小兵;邱麗娜;張普;張志平;楊爾弘;;語言監(jiān)測中詞語構造能力的分析及其應用[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娟;從名詞、動詞看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雙音節(jié)的形態(tài)功能[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蔡永強;漢語方位詞及其概念隱喻系統(tǒng)[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孟凱;現(xiàn)代漢語“X+N_(役事)”致使復合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4 樸鎮(zhèn)秀;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量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趙宏;英漢詞匯理據(jù)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田源;漢語標句詞及相關句法問題[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張金圈;漢語單音方位詞與單音動詞的偏正性組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全靜;漢語并列式雙音時間副詞的詞匯化及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小鵬;漢語副詞連接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書華;“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葉建萍;英漢語語法化中主謂結構的詞匯化研究[D];寧波大學;2010年

3 馬聰麗;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河斗振;漢韓運動動詞事件框架表達的對比分析[D];北京大學;2011年

5 代媛;現(xiàn)代漢語詞典編纂中的離合詞問題[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6 陳超;初中級對外漢語精讀教材情態(tài)補語練習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芬;雙音結構“X以”的詞匯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愿愿;現(xiàn)代漢語“好在”及其相關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曦;“以為”和“以為”句多角度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杰一;“A+V”雙音復合詞語義組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臨定;究竟哪個“補”哪個?——“動補”格關系再議[J];漢語學習;1984年02期

2 任鷹;;主賓可換位動結式述語結構分析[J];中國語文;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雪;;英漢移動動詞的詞匯化模式差異及其對翻譯的影響[J];外語學刊;2008年06期

2 賈燕偉;;英漢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認知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0期

3 湯燕;;詞匯化模式的差異對語法結構的影響——以古今漢語運動事件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4 羅杏煥;;英漢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類型學研究[J];外語教學;2008年03期

5 陳佳;;論英語WAY構式中動詞的認知語義限制條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年06期

6 郭秀平;;運動事件動詞語義合并對大學英語教學新啟示[J];考試周刊;2008年46期

7 黃月華;李應洪;;漢英“路徑”概念詞匯化模式的對比研究[J];外語學刊;2009年06期

8 張艷芹;;淺談兒童語言的發(fā)展和運動事件的表達[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8期

9 趙朝永;邵志洪;;英漢語使役概念表達的詞匯化模式對比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劉華文;李海清;;漢英翻譯中運動事件的再詞匯化過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高兵;李u&;;中國人如何尋找小青蛙?——普通話對運動事件的編碼[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韓大偉;英漢運動類動詞隱喻認知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艷金;自發(fā)運動事件詞匯化模式的英漢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郭秀平;英漢運動事件表達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李麗瑩;中文表達運動事件的類型學研究[D];華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944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944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74e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