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譯出還是譯入:翻譯方向探究——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文體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8-06-03 10:43

  本文選題:翻譯方向 + 譯入 ; 參考:《外語教學》2011年02期


【摘要】:針對翻譯研究中傳統(tǒng)上所推崇的母語方向原則,本文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及其五種譯文為語料,從翻譯文體學視角考察譯出、譯入兩個翻譯方向以及合譯文本的語言特征,探究其之間的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1)從語言形式看,五種譯文在詞匯多樣化程度、詞匯密度和難度方面基本相似,譯文與原文句對應(yīng)關(guān)系以1:1為主,人稱代詞主語轉(zhuǎn)換類型均為語際顯化突出,其中合譯文本的顯化程度最高;2)從文學敘事方式看,對于原文中的無人稱句,譯入文本更傾向于選擇添加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代詞主語的主觀敘事視點。因此,簡單地對譯入與譯出文本孰優(yōu)孰劣下定論是不準確的。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mother-tongue orient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stylistics, using Zhu Ziqing's Prose "Lotus Moon" and its five translations as the corpu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directions and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t i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linguistic form, the five versions are similar in terms of vocabulary diversity, vocabulary density and difficult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original sentence is mainly 1:1, and the conversion type of personal pronoun subject is obviously interlingu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narrative mode, for the non-personal sentence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ed text is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the subjective narrative viewpoint of adding the subject of the plural pronoun of the first person. Therefore, it is not accurate to simply conclude which is better or better than the translated text.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漢英平行語料庫的翻譯文體學研究”(項目編號:09XYY002)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5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克非;英漢/漢英語句對應(yīng)的語料庫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仲文明,李蕓昕,張映先;漢英翻譯中的文化輸出和異化策略[J];湘南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謝家成;小型英漢平行語料庫的建立與運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梁燕,馮友,程良坤;近十年我國語料庫實證研究綜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4 王建國;回譯與翻譯研究、英漢對比研究之間的關(guān)系[J];外語學刊;2005年04期

5 柯飛;翻譯中的隱和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6 許文勝;張柏然;;基于英漢名著語料庫的因果關(guān)系連詞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4期

7 何飛;功能主義觀照下選擇中的中國近代譯入語[J];皖西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霍躍紅;典籍英譯:意義、主體和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年09期

9 王衛(wèi)強;評析《圍城》翻譯中的文化詮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10 文月娥;;異化翻譯與文化傳播[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元剛;;描寫與解釋并重:中國英漢對比語言學的發(fā)展和追求[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酈青;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徐來;《莊子》英譯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5年

4 馮敏萱;論漢英平行語料的平行處理[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趙巍;譯學辭典的原型及評價系統(tǒng)[D];山東大學;2006年

6 王正良;回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7 韓振宇;試論翻譯的社會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8 馮曉黎;帛書本《老子》四英譯本的三維審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費玉英;小寶西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林;小說翻譯中文體風格扭曲的層面及成因[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錢之瑩;漢英/英漢平行翻譯語料庫的設(shè)計及其在翻譯中的應(yīng)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任偉;試論中國譯者在漢籍英譯中的角色[D];四川大學;2005年

4 任秋紅;論譯者文化身份對其翻譯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5年

5 趙金鳳;“文化勢差”對翻譯的負面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6 田保花;后殖民語境下的詩歌翻譯[D];太原理工大學;2005年

7 劉靈巧;從譯者主體性視角解讀《紅樓夢》兩譯本[D];西北大學;2005年

8 曾艷;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與翻譯[D];武漢大學;2005年

9 劉康龍;結(jié)合語料庫探索新型翻譯教學模式[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10 任運忠;[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羅選民;論翻譯的轉(zhuǎn)換單位[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04期

2 申丹;西方現(xiàn)代文體學百年發(fā)展歷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1期

3 趙宏,邵志洪;英漢第三人稱代詞語篇照應(yīng)功能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03期

4 柯飛;翻譯中的隱和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5 吳昂;黃立波;;關(guān)于翻譯共性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5期

6 王克非;新型雙語對應(yīng)語料庫的設(shè)計與構(gòu)建[J];中國翻譯;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書芳;;從中國近代翻譯史看譯入語文化對翻譯活動的內(nèi)化與規(guī)約[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2 李建中;雷冠群;;明末清初科技翻譯與清末民初西學翻譯的對比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3 馬鵬俐;;文化之于翻譯——論翻譯的跨文化實質(zhì)[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5期

4 謝思田;;“信、達、雅”否定歷程追溯之下的中西譯理融合軌跡[J];民族翻譯;2008年02期

5 覃德民;;翻譯瑣談——兼論《資本論》漢文版的相關(guān)問題[J];民族翻譯;2010年02期

6 李紹青;;從《論讀書》走近王佐良[J];大舞臺;2011年07期

7 續(xù)紀;;試論文化視閾下的譯者主體性[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王紅毅;余高峰;;模因傳播與翻譯的歸化和異化[J];社會科學家;2011年08期

9 袁青;;辯證統(tǒng)一的科學觀與譯者主體性[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王靜;;譯者序:女性主義譯者言說之場[J];長城;2011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咸立強;;譯入語與文學漢語的現(xiàn)代想像[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王愛莉;;翻譯即文化移入[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劉芳;;論規(guī)范對翻譯事件的影響——董秋斯翻譯個案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柏蘭;;文學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及其限度[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8年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匯編[C];2008年

5 阮晶;;譯者主體性及其在翻譯選材中的體現(xiàn)[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6 佘晨光;;同傳中的簡潔原則與同傳質(zhì)量的關(guān)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軒治峰;;具象-抽象-具象:翻譯的一個心理路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8 軒治峰;;含意的解讀及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孔燕;;從文化角度看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10 任雅婕;;同聲傳譯的質(zhì)量評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上外高級翻譯學院翻譯研究所 謝天振;文化轉(zhuǎn)向:當代西方翻譯研究新走向[N];社會科學報;2007年

2 查明建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文化翻譯與翻譯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謝天振 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沖擊與拓展:翻譯研究和比較文學的關(guān)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費小平;翻譯的政治——翻譯研究與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譚業(yè)升;翻譯中的識解運作[D];復(fù)旦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志山;交傳筆記與譯入語義整體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2 秦建華;語性理論與典籍翻譯[D];山東大學;2008年

3 李雙;從勒菲佛爾詩學角度看林紓翻譯及其對譯入語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2年

4 張莉;論翻譯對譯入語意識形態(tài)、詩學和贊助人的影響[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5 林婷;目的語為外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黃元軍;詩學理論觀照下胡適詩歌翻譯風格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王璐;論隱喻及隱喻翻譯[D];黑龍江大學;2006年

8 劉天偉;翻譯的異化[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9 王阿秋;論語域在翻譯中的應(yīng)用[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冬梅;譯者:被操縱的文化操縱者[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9725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725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7b6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