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塔吉克族語言教育選擇歷史與現(xiàn)狀調(diào)查
本文選題:中國塔吉克族 + 語言教育選擇 ; 參考:《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在變革教學模式、調(diào)整教學布局等政策的合力下,中國塔吉克族青少年在學校教育的語言選擇上,面臨著因生活語言與教學語言的突出矛盾所引發(fā)的語言學習倦怠現(xiàn)象。應加快漢語教學步伐、延展?jié)h語學習空間、拓寬知識傳授渠道等思路,以求切實提高塔吉克族的民族教育質(zhì)量。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resultant efforts of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l and adjusting the teaching layout, Chinese Tajik youths have made language choices in schoo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burnout caused by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fe language and teaching language. We should quicken the pace of Chinese teaching, extend the learning space of Chinese and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knowledge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thnic education of Tajik people.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07年西部項目“新疆和中亞五國同源跨國民族語言生活與語言教育選擇對比研究”(項目編號:07XYY004)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H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敬敏;石定栩;;“港式中文”與語言變體[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郭熙;馬來西亞:多語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語言的推行與華語的拼爭[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朱曉文;稱謂語的多角度研究[J];修辭學習;2005年04期
4 楊海明;“中產(chǎn)階級”隱喻和轉喻的投射[J];修辭學習;2005年05期
5 朱學佳;新疆維吾爾族使用漢語的變異及其規(guī)范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王澤民;漢代西域屯田與漢語漢文的傳播使用[J];新疆地方志;2003年03期
7 白丁;了解語言使用現(xiàn)狀 把握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讀《新疆民族語言分布狀況與發(fā)展趨勢》[J];語言與翻譯;2003年03期
8 郭熙;;論華語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02期
9 王玲玲;;漢語的國際化及傳播與維護[J];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03期
10 郭熙;;漢語的國際地位與國際傳播[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澤民;近代新疆維漢語言接觸及其雙語發(fā)展狀況研究[D];新疆大學;2005年
2 劉瑜;寧夏回族漢語嵌入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愛君;語言態(tài)度的社會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晶晶;外地來滬白領青年的語言選擇[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祁偉;和田地區(qū)中小學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6 宋文章;中學生英語學習失敗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薇;試論漢語稱謂語的文化內(nèi)涵[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馬菊華;醫(yī)患言語交際得體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范文嫣;深圳特區(qū)河南移民的語碼選擇[D];暨南大學;2006年
10 牛繼華;近百年來私人書信中稱呼語的社會語言學考察(1919—2006)[D];暨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61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6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