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舍”中“趣”的讀音
本文選題:讀音 + 說文解字注 ; 參考:《語文建設》2011年01期
【摘要】:正王羲之《蘭亭集序》一直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其中有"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兩句,句中"趣舍"的"趣",有的教材注音為qǔ,釋義為"趨向、取向"。對此筆者有不同意見,筆者認為,"趣"表"趨向"義時應讀qū。
[Abstract]:Wang Xizhi has always been selected as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There are two sentenc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although the interest is different, the quietness is different", the "interest" in the sentence is "interesting", and some textbooks are annotated "Q" and interpreted as "tendency, orientation". In view of this, I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I think, "interesting" table "trend" meaning should read Q.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
【基金】:牡丹江師范學院教改項目(項目號:09YQ-09323、10-XY01047)成果之一
【分類號】:H1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東 ,賀威;“千夫指”釋義正解——兼與周正舉先生商榷[J];閱讀與寫作;1995年08期
2 劉茜;;從“蹶然”小窺各大辭書的注音與釋義[J];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梁孝梅;;“X惢А筆鴕灞鎇J];辭書研究;2008年05期
4 朱孔倫;論《漢語大詞典》沿襲舊誤的問題[J];棗莊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5 邵則遂;《漢語大詞典》釋義商兌[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6 李封;;“震憾”辨析[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02期
7 李若暉;;“淫爍”釋義——《漢語大詞典》勘誤一則[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孫劍藝;;“Wz”“Xⅰ彼狄鬧J];古漢語研究;2006年03期
9 張生漢;;關于“素錦綢杠”之“綢”的釋義[J];辭書研究;2009年04期
10 周祖謨;;突出特色和確保質量[J];辭書研究;198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關瑞明;陳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詞源及其讀音釋義辨析[A];首屆海峽兩岸土木建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永太;侯幸峗;修彥鳳;;小議中藥炮制“q婪ā敝小皅饋鋇惱范烈鬧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四大懷藥與地道藥材研究論壇暨中藥炮制分會第二屆第五次學術會與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明喜;余富林;;英語詞典釋義中的一個問題[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匡倩;;詞語的表達色彩和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崔錫章;;從《脈經》看《漢語大詞典》迭音詞收錄之不足[A];第十二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陳東紅;;彩鈴論[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C];2008年
7 胡中文;;漢語詞語的表達色彩與語文辭書的釋義規(guī)范[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8 李力;;釋義另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圃~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10 巢峰;;專科詞典釋義十法[A];辭書編纂經驗薈萃[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斌;漢字釋義[N];吉林日報;2000年
2 劉斌;漢字釋義 道[N];吉林日報;2000年
3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包宗華;關于泡沫經濟與房地產業(yè)[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6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應”的兩種讀音[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7 張巨齡 光明日報社;再論“遺贈”的讀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擰”字的讀音[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10 王一民;怎樣掌握“應”的兩種讀音?[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泰勛;《漢語大詞典》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胡麗珍;《現代漢語詞典》古詞語釋義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朱習文;古天文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楊繼光;《萬歷野獲編》詞匯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李巧蘭;河北方言中的“X-兒”形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王寶紅;清代筆記小說俗語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蔡夢麒;《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許浩;《名公書判清明集》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侯月明;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西周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陽;《常談考誤》中的民俗語匯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2 鄒偉林;《普曜經》詞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肖術全;《朱子語類》詞語考釋及相關辭書書證辨說[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宋娟;中學語文教材女性角色與學生性別意識的建構[D];西南大學;2010年
5 楊利琦;漢語方言舌頭、半舌五母讀音類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國安;試論歌詞與中學語文教材的系統(tǒng)整合[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賈利波;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女性價值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一帆;滬教版中學語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麗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選編研究(1978-2012)[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10 雷朋艷;中學語文教材編輯出版中的美學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76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77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