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緬語系詞的分布與來源
本文選題:藏緬語系 切入點:區(qū)域關系 出處:《民族語文》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從親緣和區(qū)域關系上比較了藏緬語系詞的分布特點,認為它們只存在局部的、低層次的發(fā)生學關系,藏語支語言系詞的共同特點來自于地理上的系詞擴散。從來源上看,藏緬語系詞的動詞性特征表明它們很可能是由某些動詞演化而來的,目前一些對原始藏緬語系詞的構擬需要更多的證據(jù)支持。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and Burmese words in terms of their kinship and regional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 that they have only partial and low-leve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tha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branch words are derived from the geographical word diffusion. The verb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betan and Burmese languages indicate that they may have evolved from some verbs. At present, more evidences are nee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Tibetan and Burmese language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分類號】:H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杜冠明;;漢藏語言的譜系[J];民族語文;2008年02期
2 金鵬;藏語拉薩話判斷動詞和存在動詞的用法[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俊勛;從高誘注看東漢北方代詞系統(tǒng)的調整[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2 嚴木初;試論嘉戎語中sɑ的語法功能及形式[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3 嚴木初;;嘉戎語合成詞構成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麻慧群;周俊勛;劉漢文;;木卡羌語語音概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5 王媛媛;;中古漢語中的介詞“著”[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褚福俠;;元曲“量詞+兒”用法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7 曾良;;明清小說詞語俗寫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方云云;;近代漢語“脖子語義場”主導詞的歷時演變[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劉光明;《顏氏家訓》的被動句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熊仲儒;;領屬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周有斌;;制約音譯外來詞形式選擇的原則[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蔣仁萍;;古代漢語代詞“之”的回指用法與語序的互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應學鳳;;右文說與語音象似性[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吳萬和;;從中古漢語詞匯語法現(xiàn)象看《列子》是托古偽書[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曾現(xiàn)江;;嘉絨研究綜述(初稿)[A];“藏彝走廊歷史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C];2003年
7 武宏琛;;現(xiàn)代漢語疑問代詞非疑問用法研究述評[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8 潘志剛;;論漢語詞匯的雙音節(jié)化?[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李亞茹;;《鼻奈耶》量詞研究[A];2012西南地區(qū)語言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尹雯;;陜甘寧清至民國時期方志方言文獻中的疑問代詞[A];西北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曲麗瑋;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杜鳳梅;古齊魯語聲母系統(tǒng)構擬[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艷紅;唐五代方位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洪梅;中古入聲韻在明清韻書中的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馮煒;《唐律疏議》問答體疏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秦曰龍;清抄本《五音通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海瑛;《萬歷野獲編》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曹萍;府城官話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林琳;“代詞+(的)+名詞”結構中“的”字隱現(xiàn)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蘇章海;進化與融合:中西語言學元語言關鍵詞系統(tǒng)對比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晶晶;《孟子》的介詞“以”[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師璐露;《國語》語言藝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穎;《常語尋源》及其所輯釋民俗語匯和俗語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雪;《世說新語》主謂句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燕芳;《兒女英雄傳》親屬稱謂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慶廈 ,劉菊黃 ,傅愛蘭;關于我國藏緬語族系屬分類問題[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軍;;藏緬語系詞判斷句的類型特征[A];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10屆學術討論會摘要集[C];2010年
,本文編號:1587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58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