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也談“語詞分立”

發(fā)布時間:2018-03-08 06:06

  本文選題:詞匯學 切入點:語匯學 出處:《辭書研究》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溫端政先生明確提出"語詞分立"說,對此,有人支持,有人質(zhì)疑。文章從必要性、合理性、可能性三方面入手對此問題做一考察,認為溫先生強調(diào)重視對"語"的研究有其積極意義,但是將"語"、"詞"絕對分立,未為妥當;把"語"獨立出"詞匯學"研究的范圍而自立門戶,建立一門與"詞匯學"完全平行的新學科的做法有待商榷。
[Abstract]:Mr. Wen Duanzheng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there are people who support it and some people question i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is issue from three aspects: necessity, reasonableness, and possibility. It is considered that Mr. Wen's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has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but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separate "language" and "word", and to separate "language" from the scope of "lexicolog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ubject parallel to lexicology is open to question.
【作者單位】: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3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溫端政;論語詞分立[J];辭書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阮緒和;形名偏正結(jié)構(gòu)的語法功能[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馬思周;;“語言規(guī)劃”和“語文現(xiàn)代化”的三個含義[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岳輝;閆冰;;形容詞性成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及功能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盧小寧;從漢字“吃”看漢語詞語的信息特征[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李馨;;談成語的語義變異及其規(guī)范[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陳宇涵,任匯江;現(xiàn)代漢語雙音復合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模式[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劉川民;從兩種版本的比較談《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收詞[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8 蘇珊娜;;解析網(wǎng)絡詞語的造詞“密碼”[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李紹群,王進安;雙音節(jié)定中式復合詞的語法特點[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王吉輝;AABB式與成語詞典條目的收錄[J];辭書研究;199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博;;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同(近)義詞”處理模式分析及建議[A];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紹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問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4 劉知遠;孫茂松;;基于WEB的計算機領域新術(shù)語的自動檢測[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俞理明;漢語縮略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2 趙娟廷;漢韓公文語體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3 潘世松;不同年齡段語用主體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方欣欣;語言接觸問題三段兩合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史寶輝;漢語普通話詞重音的音系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7 聶蒲生;抗戰(zhàn)時期在昆明專家對云南和大涼山的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8 鐘如雄;漢字轉(zhuǎn)注系統(tǒng)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雙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楊梅;阿美語動詞的語義特征及結(jié)構(gòu)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業(yè)兵;從語境角度考察詞義演變的規(guī)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高燕;漢語外來詞的名實及其造詞法與構(gòu)詞法[D];延邊大學;2000年

3 陳麗萍;法律語匯中的兩棲詞語[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譚宏姣;漢語源義素及其在詞匯系統(tǒng)中的作用[D];延邊大學;2001年

5 李軼;詞義變異的認知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楚云(Pattaya Tinnatayanon);從漢語熟語看中國傳統(tǒng)等級觀念[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7 潘雪蓮;規(guī)范型詞典的收詞原則[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譚代龍;《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9 張美霞;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縮合詞語語素選擇的制約機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10 劉新春;睡覺類動詞的歷史演變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溫端政;論語詞分立[J];辭書研究;2002年06期

2 溫端政;“語詞分立”和方言語匯研究——重溫呂叔湘先生《中國俗語大辭典·序》[J];語文研究;2005年02期

3 李紅印;《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收“語”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04期

4 吳芳;;俄漢熟語概念的對比分析[J];中國俄語教學;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茁;詞匯化程度的英漢對比分析[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王寶利;;反訓性質(zhì)探源[J];語文學刊;2010年07期

3 劉哲;現(xiàn)代漢語詞匯研究述評[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S1期

4 張禮;;現(xiàn)代漢語文藝語體詞研究芻議[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王衛(wèi)琳;;現(xiàn)代漢語修辭派生詞管見[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6 文祥;;詞匯學范疇在詞典中的相對性[J];辭書研究;1981年01期

7 王振頂;查中林;;《論語》在詞匯學上的重大貢獻[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1期

8 郭倫;;淺談《段注》在詞匯學上的貢獻[J];大舞臺;2010年12期

9 韓陳其,立紅;漢語詞匯學引說[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楊振蘭;;全國詞匯訓詁學術(shù)研討會在濟南召開[J];中國語文;2004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畢 上海辭書出版社;詞匯學-語匯學-詞語學:語匯學史的螺旋線[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黃忠廉 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創(chuàng)立語匯學有學理支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周薦 澳門理工學院教授;中國詞匯學發(fā)展需明晰定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鄭述譜 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術(shù)語學研究所所長;從詞匯學的轄域說開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南京市文樞中學 楊婭妮;淺談漢語新詞語發(fā)布的詞匯學意義[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6 山大;全國詞匯訓詁學術(shù)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7 侯曉斌;“首屆漢語語匯學學術(shù)研討會”在并召開[N];山西日報;2007年

8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 李宇明;發(fā)布年度新詞語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7年

9 中國人民大學 周士琦;從“驢馬之爭”看并列語素排列[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語言所 譚景春;語言所詞典室不平凡的50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作明;東晉南朝道教上清派經(jīng)典行為詞新質(zhì)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卡麗娜;烏漢語詞匯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菊芬;《廣雅·釋沽》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龔穗豐;南昌話特征詞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3 孔飛燕;語詞的廣義修辭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裴文倩;當代社會流行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永華;新疆漢語方言特征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宋U,

本文編號:15826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5826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7b3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