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醫(yī)籍藥學詞匯概貌與研究
本文選題:簡帛醫(yī)藥文獻 切入點:藥物學 出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簡帛醫(yī)籍所記的藥學詞匯豐富而繁雜,包括藥物名稱、藥物量詞、煎熬炮制詞、服藥詞語與其他相關(guān)詞語等。在敘述簡帛醫(yī)籍藥學詞匯概貌的基礎(chǔ)上,從藥物名稱考釋、藥物相關(guān)詞語綜合研究兩方面回顧簡帛醫(yī)籍藥學詞匯研究現(xiàn)狀。簡帛醫(yī)籍藥學詞語具有提供詞語語源、訂正傳統(tǒng)訓釋等詞匯學價值,研究空間廣闊。隨著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新材料的出土,簡帛醫(yī)籍藥學詞匯研究將取得更大成果。
[Abstract]:The pharmaceutical vocabulary recorded in the medical books of Jane and Silk is rich and complicated, including the name of the medicine, the quantifier of the medicine, the word of torture, the words of taking the medicine and other related words, etc.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pharmaceutical vocabulary of the medical book of silk and silk, the author makes a textual study of the name of the medicin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vocabulary research on medical books of silk and silk from two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edicine-related words. The pharmacological words and phrases of Jane's silk medical books are of lexical value, such as providing lexical source, revising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With the renewal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unearthed of new materials, more achievements will be made in the study of medical vocabulary of silk and silk books.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廣西中醫(yī)學院基礎(chǔ)醫(yī)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西部和邊疆地區(qū)研究項目“基于語料庫的簡帛醫(yī)藥文獻詞匯研究”(10XJC740008)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啟明;《五十二病方》藥物選釋[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2 徐莉莉;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所見稱數(shù)法考察[J];古漢語研究;1997年01期
3 張麗君;《五十二病方》物量詞舉隅[J];古漢語研究;1998年01期
4 施謝捷;武威、馬王堆漢墓出土古醫(yī)籍雜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05期
5 劉釗;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一個久被誤釋的藥名[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03期
6 段禎;;淺談《武威漢代醫(yī)簡》中的量詞及其分布特征[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段禎;;芻論《武威漢代醫(yī)簡》中量詞的用法[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段禎;;簡帛醫(yī)書“冶”字考[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張顯成;馬王堆醫(yī)書疑難藥名考釋二則[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10 陳力;周一謀;龍月云;;對阜陽漢簡《萬物》所載藥物與疾病的整理[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魏俊;;武威漢代醫(yī)簡字詞考釋簡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2 牟輝中;解倫鋒;;“韋編三絕”之“韋”釋義辨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3 許剛亮;周波;;“三書說”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傅榮賢;;簡帛文獻與我國早期圖書和圖書館的基本面貌[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年03期
5 傅榮賢;;《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簡帛部分辨析[J];圖書與情報;2009年02期
6 傅榮賢;;出土簡帛在我國早期圖書館研究中的地位[J];圖書與情報;2011年01期
7 馬秋紅;;《敦煌漢簡》中的助動詞[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徐蘋芳;;漢簡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J];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3年06期
9 趙彥昌;黃娜;;簡牘文書制度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1年02期
10 李逸峰;;簡帛研究,為書法留出位置——《簡帛書法研究》述評[J];東方藝術(shù);2009年1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戎;中國古代針灸推拿(按摩)養(yǎng)生保健學術(shù)理論及方法學體系研究——兼論針灸按摩養(yǎng)生保健的現(xiàn)代科學作用機理[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2 李宗澈;《史記》量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李力;“隸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蔣穎;漢藏語系名量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 靳永;書法研究的多重證據(jù)法[D];山東大學;2006年
7 梁振杰;走近原始儒家—戰(zhàn)國楚簡儒家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8 謝全發(fā);漢代債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9 汪yN;中古佛典量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胡杰;先秦楚系簡帛語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麗君;《五十二病方》物量詞舉隅[J];古漢語研究;1998年01期
2 段禎;;淺談《武威漢代醫(yī)簡》中的量詞及其分布特征[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吉仕梅;漢代簡帛量詞新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何琳儀;;余亡布幣考——兼述三孔布地名[J];中國錢幣;199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蓓;;《紅樓夢》語言學研究綜述[J];紅樓夢學刊;2011年04期
2 周阿根;;墓石義詞匯研究和大型辭書編纂[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劉玉堂;賈海燕;;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與楚人“四方”觀念[J];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4 曾令香;;語言學視角下的古代農(nóng)書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0期
5 張光武;;大家的睿智[J];公關(guān)世界;2009年03期
6 鄭述譜;;堅守詞典編纂 拓寬詞匯研究——寫于黑龍江大學70周年校慶[J];外語學刊;2011年05期
7 王冰;;三十年來國內(nèi)漢譯佛經(jīng)詞匯研究述評[J];華夏文化論壇;2011年00期
8 羅寶珍;;馬王堆簡帛、張家山漢簡文字考釋5則[J];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9 劉玉環(huán);;馬王堆帛書藥名補釋五則[J];昆明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10 牛尚鵬;;淺析道法諸經(jīng)詞匯研究現(xiàn)狀及其語料價值[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晁繼周;;把詞典編纂與詞匯研究結(jié)合起來[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2 周祖亮;;簡帛醫(yī)籍藥學詞語的時代特征[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古文分會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 李應(yīng)全;;藥物名稱對藥理學教學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劉慶宇;;“嬰兒索痙”考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七屆醫(yī)古文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明嵐;;刮痧法探源[A];2006全國砭石與刮痧療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丁媛;張如青;;《五十二病方》“痂”字考[A];全國第十一屆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符秀華;蘇克霞;;適應(yīng)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進行護理專業(yè)藥物學教改[A];第五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8 王良信;劉娟;;漢民族藥芻議[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屆中藥鑒定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祝賀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鑒定分會成立二十周年[C];2008年
9 令紅艷;;藥物學教改的新嘗試——藥物不良反應(yīng)與護理診斷[A];第五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10 嚴建民;;試論《本草綱目》與《五十二病方》中物理療法的的傳承概貌[A];全國李時珍王清任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俞忠鑫;詞匯研究之大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2 周光慶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開拓詞匯研究須“高調(diào)”[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羅根海;醫(yī)籍文獻中的形象性描寫[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4 方忠宏;藥物名稱混亂亟待解決[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5 潘遠根邋曠惠桃;據(jù)經(jīng)以疏義 緣義以致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6 葉明;傣藥理論與生態(tài)藥物學說[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7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研究所 范磊;徐大椿辨證思想探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8 楊詠;何時服中藥有講究[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9 國醫(yī)大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路志正;由約而博 由博返約[N];健康報;2010年
10 易善永;油鹽醬醋亦影響藥效[N];健康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貴良;敦煌道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馮文林;《內(nèi)經(jīng)》治則治法學說的淵源與形成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王穎;包山楚簡詞匯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4 夏鳳梅;《老乞大》四種版本詞匯比較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化振紅;《洛陽伽藍記》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1年
6 車淑婭;《韓非子》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許浩;《名公書判清明集》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唐德正;《晏子春秋》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9 劉進;唐代傳奇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姚美玲;唐代墓妼詞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超;漢語基本范疇詞匯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麗娟;河南方言詞匯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楊曉紅;寧津方言詞匯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振東;漢語詞匯的系統(tǒng)性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莫柳桂;古壯文典籍《^叄ǹ詒㎡H洛陀》詞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漆灝;《大莊嚴論經(jīng)》詞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徐丹;西班牙語詞源分析及其在西語教學中的意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徐琦;《鶴林玉露》詞語考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金玲;金大中政治演說詞匯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10 高光新;《今文尚書》周公話語的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614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56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