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做謂語問題
本文選題:形容詞 切入點:系詞 出處:《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形容詞在不同的語言里有偏謂詞性和偏體詞性的兩種傾向,偏體詞性的語言里,形容詞做謂語依賴系詞性句法標記。本文強調漢語形容詞在句子平面上做謂語依賴句法標記。文章第一部分論述了漢語形容詞做謂語時"很""不"等程度副詞都有系詞的性質,第二部分提出"狀態(tài)形容詞"不是詞,是漢語形容詞獨有的形態(tài)化的謂語形式。綜合這兩方面的觀察,可以總結出:程度副詞、形態(tài)化謂語形式和"是……的"框架是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做謂語的三種主要句法手段。文章第三部分依據(jù)形容詞陳述性的普遍特征,在漢語里尋找性質形容詞直接做謂語現(xiàn)象,得出性質形容詞不加標記直接做謂語只出現(xiàn)在主謂謂語句和動補結構這種低于句子平面的結構里的結論。
[Abstract]:Adjectives tend to be partial predicate and partial body of speech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djectives as predicate dependencies are part of speech syntactic marker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Chinese adjectives are predicate-dependent syntactic markers on the sentence plane.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at adverbs of degree such as "very" "no" when Chinese adjectives are predicates have the nature of "tie words". The second part puts forward that "state adjective" is not a word, but a special morphological predicate form of Chinese adjectives. Morphological predicate form and "is." frame are the three main syntactic means of adjective predicate in modern Chinese.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djective declarative, looks for the phenomenon of nature adjective as predicate directly in Chines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ature adjectives do not mark the predicate directly only in the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and the 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sentence plan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分類號】:H1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國;朱翠萍;;狀態(tài)形容詞可以重疊嗎?——從“雪白雪白”與“雪白”的關系談起[J];漢語學習;2011年04期
2 王敵非;;滿譯“何陋之有”相關詞語用法研究[J];滿語研究;2011年01期
3 陳艷;;淺析岳陽縣黃沙街鎮(zhèn)方言中表程度詞語的附加形式[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陶璦麗;;程度的表達形式:程度副詞[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5 朱懷;;湖北仙桃方言的“A都A(B)”句[J];方言;2011年03期
6 陳練軍;;單音形容詞語素化演變的特點[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丁沾沾;;論宜城話中的“AA神”式[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8 王葛林;;小議卓資方言里表達虛擬范疇的“價”[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9 徐琳;;淺論浙江衢州話中的幾個程度副詞[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1期
10 謝迪;;東北方言“×啦吧唧”的三個平面分析[J];文教資料;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軍;;藏緬語系詞判斷句的類型特征[A];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10屆學術討論會摘要集[C];2010年
2 陸汝占;靳光瑾;;“是”的內涵邏輯語義解釋[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鄒媛;;單音形容詞重迭式作修飾語的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李鳳吟;;雙音節(jié)性質形容詞ABAB式的重疊——兼與AABB式比較[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周美玲;;可換位的描摹性定語句和狀語句的比較[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勁榮;;內涵、外延與漢語修飾成分的標記隱現(xi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7 劉菲露;;說“超”[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宋金蘭;;“是”之指代-判斷詞屬性芻論——兼論判斷詞與指代詞的淵源關系[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9 段滿福;;從《漢語語法論》兩個版本看高名凱漢語語法理論的變化[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路;“一‘是’到底”成大道[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勁榮;現(xiàn)代漢語狀態(tài)形容詞的認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2 肖婭曼;漢語系詞“是”的來源與成因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于紅巖;《元曲選》狀態(tài)形容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解植永;中古漢語判斷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胡孝斌;現(xiàn)代漢語雙疊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6 彭春芳;湖南漣源楊家灘話重疊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王文格;現(xiàn)代漢語形謂句優(yōu)先序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遠杰;定語標記“的”的隱現(xiàn)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9 吳立紅;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組合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陳淑梅;鄂東方言的量范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麗娜;附綴式狀態(tài)形容詞初探[D];吉林大學;2010年
2 宋艷;棗莊話狀態(tài)形容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禮正;指元狀態(tài)形容詞狀語的句法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4 溫愛華;姚圩話AA式狀態(tài)形容詞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翟會峰;狀態(tài)形容詞的主要特征及相關的幾個問題[D];山西大學;2004年
6 王濤;漢語中程度表達與狀態(tài)表達的沖突與融合[D];暨南大學;2011年
7 邢娟;無為(牛埠)方言程度副詞修飾狀態(tài)形容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范妍南;中古小說中的判斷句[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蔣協(xié)眾;邵陽馬草話的狀態(tài)形容詞[D];延邊大學;2005年
10 李書業(yè);現(xiàn)代漢語狀位形容詞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60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56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