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時體手冊》評述
本文關鍵詞:《牛津時體手冊》評述 出處:《外國語文》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時體 計算語言學 時態(tài) 手冊 研究內(nèi)容 牛津 模態(tài) 組合性 形式語義學 類型學
【摘要】:正《牛津時體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Tense and Aspect)(下簡稱《手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全書共有36章,1089頁。《手冊》主編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退教授,著名的語言學"時體"研究專家羅伯特·賓尼克(R.Binnick)。賓尼克曾出版領域內(nèi)重要專著《時間與動詞:時體導論》(Time and the Verb:A Guide to Tense and Aspect,1991),該書是繼柯姆里(Comrie)兩本現(xiàn)代時體研究專著《體》(Aspect,1976)和《時態(tài)》(Tense,1985)后的承上啟下之作——書
[Abstract]:Oxford is "body manua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ense > and Aspec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manual ")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in 2012; the book consists of 36 chapters, 1089 pages. < > manual editor for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Canada, Professor Emeritus of linguistics, the famous" body "research expert Robert Binnik (R.Binnick) Bunnik.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an important monograph < time and verb: introduction body (Time and the Verb:A > Guide to Tense and Aspect, 1991), the book is the second in Curme (Comrie) of the two modern body research monograph < body > (Aspect, 1976) and temporal (Tense < >, 1985) after a Book:
【作者單位】: 重慶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英語現(xiàn)在完成式難題的知識模態(tài)化研究”(2013SKZ1302) 重慶郵電大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英語現(xiàn)在完成式模態(tài)化形式研究”(K2012-8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牛津時體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Tense and As-pect)(下簡稱《手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全書共有36章,1089頁!妒謨浴分骶帪榧幽么蠖鄠惗啻髮W榮退教授,著名的語言學“時體”研究專家羅伯特·賓尼克(R.Binnick)。賓尼克曾出版領域內(nèi)重要專著《時間與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昌吉,張小蔭;現(xiàn)代漢語時體研究述評[J];漢語學習;1998年04期
2 杜健;普及計算語言學知識是信息時代的迫切需要——記《計算語言學系列講座》[J];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02期
3 ;《國外語言學》1989年總目錄[J];當代語言學;1989年04期
4 ;《語言學名詞》即將出版[J];方言;2010年02期
5 戴耀晶;《現(xiàn)代漢語時體系統(tǒng)研究》出版[J];漢語學習;1997年02期
6 武和平;高育松;;第二語言時體系統(tǒng)習得研究述要[J];國外外語教學;2007年01期
7 時堅;;北京計算語言學研究會成立[J];語文研究;1991年04期
8 ;編者的話[J];中文信息學報;1992年03期
9 袁毓林;計算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和研究取向[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10 樂明;;第21屆國際計算語言學雙年會暨第44屆計算語言學會年會概覽[J];當代語言學;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彥如;李竹;馮志偉;;英-漢計算語言學術語數(shù)據(jù)庫[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2 龔彥如;李竹;馮志偉;;英——漢計算語言學術語數(shù)據(jù)庫[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3 ;前言[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俞士汶;朱學鋒;段慧明;張化瑞;;以詞義為主軸的綜合型語言知識庫[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俞士汶;王治敏;朱學鋒;;文學語言與自然語言理解研究[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前言[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黃華新;徐慈華;;漢語隱喻邏輯表征的個案分析[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8 朱學鋒;俞士汶;李峰;;漢語語素庫的構造及其同語法信息詞典的集成[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9 常寶寶;肖華云;;面向語言學家和詞典編纂專家的漢英雙語語料庫檢索系統(tǒng)[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安娜;劉海濤;侯敏;;語料庫中熟語的標記問題[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建華(農(nóng)工黨);官員們,請把漢語時態(tài)搞搞清楚[N];聯(lián)合時報;2011年
2 全國政協(xié)委員 石銳;建立健全國家民族語言數(shù)據(jù)庫[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3 宗河;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語言學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知之;清除語言“病毒”[N];中國文化報;2003年
5 記者 曉方 通訊員 向家文 喻志軍;第六屆“推普周”活動在漢落幕[N];湖北日報;2003年
6 桂濤邋張興軍 張舵;小菜單藏有大智慧[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7 ;翻譯導致對《第二性》的誤解[N];中國婦女報;2004年
8 本報通訊員 王瑞卿 莊新明 張永強;春風細雨喚“百靈”[N];濟寧日報;2006年
9 次仁龍布;山南地區(qū)翻譯事業(yè)蓬勃發(fā)展[N];西藏日報;2006年
10 王德春;世界上最大的一套語言學百科全書中國落地[N];文匯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秀金;類型學視野下的英漢時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王志棟;語用要點識別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3 由麗萍;構建現(xiàn)代漢語框架語義知識庫技術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晨;留學生漢語體標記習得的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張_g_g;近代漢語時間副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王一濤;山西文水方言的趨向動詞及其語法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屈剛;英漢雙語短語對齊[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9 趙春利;形名組合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胡曉慧;動詞后“上”與“下”、“來”與“去”的語義演變及其不對稱性[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Valeria Ungureanu(華莉亞);現(xiàn)代漢語與羅馬尼亞語的時體比較[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2 蘇曉欣;漢語中趨向詞的時體意義[D];復旦大學;2012年
3 李迅;“形容詞+動態(tài)助詞‘了’”結構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愛英;臨漳方言中幾個表示時體意義的成分[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袁莉容;現(xiàn)代漢語句子時間語義范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6 于輝榮;“V上”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萬瑩;否定副詞“不”和“沒(有)”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吳春相;現(xiàn)代漢語時體與連續(xù)動作連動式[D];延邊大學;2003年
9 王國慶;動態(tài)助詞“了_1”的時體特點考察[D];吉林大學;2004年
10 嚴峻;核查理論的計算機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92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39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