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當代復譯版本批評研究
本文關鍵詞:《國富論》當代復譯版本批評研究 出處:《江海學刊》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回顧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國學界對《國富論》的譯介和出版過程,在21世紀的最初十年掀起了一股復譯再版《國富論》的熱潮。一方面,眾多復譯作品的出版有助于提高翻譯水平,有助于豐富和深化中國學術界對《國富論》文本意義的闡釋。另一方面,面對復譯版本的良莠不齊,亟需建立和完善以專業(yè)的學科分工為基礎的跨學科的翻譯及出版批評機制,以促進學術作品復譯版本的學術水平和出版水平同步提高。
[Abstract]:Recalled more than a century since I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circles on the "wealth of n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process, setting off a retranslation edition of "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 upsurge in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n the one hand, many retranslation of published work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nslation helps to enrich and deepen China acade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mingled versions,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riticism mechanism based on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o as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level and publication level of academic versions.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學報》;揚州大學法學院;南京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H059;F091.33
【正文快照】: 我國學界對《國富論》的初譯和復譯(一)20世紀我國學界對《國富論》的初譯《國富論》是被譽為“政治經(jīng)濟學的開創(chuàng)者”的18世紀英國著名學者亞當·斯密(AdamSmith,1723~1790)的代表作。這部學術經(jīng)典和馬克思的《資本論》并稱為世界經(jīng)濟學史上的兩大巨著。其學術影響并不僅僅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孫梅;試論翻譯的危機與出版者的責任[J];編輯學刊;2000年06期
2 季羨林;翻譯的危機[J];語文建設;1998年10期
3 季宇;王宏;;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身份的變遷談起[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薛丹云;;淺談翻譯的模糊性[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羅國林;名著重譯芻議[J];中國翻譯;1995年02期
6 許鈞;翻譯的危機與批評的缺席[J];中國圖書評論;200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永生;描寫與交際——我國現(xiàn)代翻譯理論研究的兩大主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李志英;異化、歸化的理據(jù)與層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馬亞娜;;翻譯中歸化與異化在句法上的體現(xiàn)[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王安原;吉哲民;;對譯者角色——“隱身”的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周茹薪;論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陳宏斌;;文化翻譯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譯本個案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張德讓;;清代的翻譯會通思想[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朱軍;;論茅盾翻譯的政治維度[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9 毛春華;;文本功能對翻譯策略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劉孝銀;;魯迅翻譯理論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瓏;;網(wǎng)格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以林語堂編譯《虬髯客傳》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廖七一;;翻譯研究學科發(fā)展概況(2006)[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士焯;;論譯者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4 李明棟;;從一首古詩的翻譯看功能翻譯理論[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高永欣;;翻譯理論與譯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6 林莉莉;;英漢翻譯寫作觀[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黃瑋;;文化生態(tài)平衡與適度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馮學琪;;譯者情感對文學翻譯的影響[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美平;;京師同文館與晚清翻譯事業(yè)[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回譯中的問題——以《喜福會》程乃珊譯本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高玉蘭;解構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薄振杰;中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肖曼瓊;翻譯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曉雪;論翻譯中的說服因素:理論溯源與實例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10 武春野;“北京官話”與書面語的近代轉變[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巧蕊;唐詩英譯翻譯批評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平;論重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韓雨葦;東坡詞英譯賞析—審美移情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朱姍姍;形神兼?zhèn)鋄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菲菲;論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的審美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孫瑞;朱生豪翻譯風格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李曼;林語堂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陸子晉;論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黃艷萍;西方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與實踐在中國語境下的新發(fā)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張琦;從順應論淺析專有名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耀軍;;翻譯的主體研究范式的新轉向:從單一主體性到翻譯的主體間性[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袁莉;文學翻譯主體的詮釋學研究構想[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許鈞;翻譯的主體間性與視界融合[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4期
4 呂俊;結構·解構·建構——我國翻譯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翻譯;2001年06期
5 潘文國;當代西方的翻譯學研究——兼談“翻譯學”的學科性問題[J];中國翻譯;2002年01期
6 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2003年01期
7 陳大亮;誰是翻譯主體[J];中國翻譯;2004年02期
8 陳大亮;翻譯研究:從主體性向主體間性轉向[J];中國翻譯;2005年02期
9 鄧志輝;;跨學科語境中的翻譯研究——2005全國翻譯理論與教學研討會綜述[J];中國翻譯;2006年01期
10 蔣躍;;“移植”模糊及其他[J];中國翻譯;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志聰;翻譯與翻譯批評之我見——兼評馬紅軍的《翻譯批評散論》[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王欷燕;張曉杭;;小論翻譯批評的主體[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11期
3 周曉梅;;基于價值哲學與評價理論的翻譯批評學——《翻譯批評學引論》評介[J];外語研究;2010年05期
4 曹建新;淺論翻譯批評[J];外語教學;1994年03期
5 穆雷;余光中談翻譯[J];中國翻譯;1998年04期
6 吳斌;淺談新時期的翻譯批評[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7 姜治文,文軍;建立比較翻譯學的幾點構想[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8 劉雪芹;翻譯批評要有多維意識[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向榮;;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復譯的必然[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10 萬兆元;;論翻譯批評對讀者的關注[J];甘肅科技縱橫;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袁朝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價值中立、方法多元與翻譯批評[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胡德香;;解讀錢鐘書的文化翻譯批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愛真;;論翻譯批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黃忠廉;;翻譯研究的“兩個三角”——以翻譯批評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永紅;;翻譯研究的女性視角[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侯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廖七一;;翻譯研究學科發(fā)展概況(2006)[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志;;淺談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丁青;曾東京;;論翻譯學詞典的檢索系統(tǒng)——兼評國內外五大譯學詞典的檢索系統(tǒng)[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尹承東;治理翻譯質量下降從何做起[N];光明日報;2005年
2 世文;堅持正確導向 促進翻譯繁榮[N];文藝報;2007年
3 章祖德(本文作者:譯林出版社社長);警醒“翻譯的危機”[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4 許鈞;理解翻譯[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李景端;聽季羨林先生談翻譯[N];光明日報;2005年
6 鄭輝;“信、達、雅”與翻譯理論[N];福建日報;2003年
7 張聯(lián);翻譯文學呼喚批評[N];人民日報;2004年
8 記者 全曉書 樊曦 郭麗琨 全曉書;中國翻譯:差錯“俯拾皆是”[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9 蔚藍;中國翻譯歷史的尋繹和綜括[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上海外國語大學 謝天振;為了真正參與全球性的對話[N];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梅;翻譯批評原則的詮釋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冷惠玲;論譯者風格批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胡德香;中西比較語境下的文化翻譯批評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湯(竹君);中國翻譯與翻譯研究現(xiàn)狀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孔祥立;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奚念;翻譯在外國文學經(jīng)典建構中的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蘇艷;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園:神話—原型視閾中的文學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葛林;論跨文化倫理對翻譯的規(guī)約[D];廈門大學;2008年
9 肖維青;多元動態(tài)翻譯批評的建構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10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婷婷;哲學視角下的復譯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方錢;翻譯批評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完德吉;論漢藏翻譯新概念及其復譯的重要性[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4 莫小芳;論翻譯批評的理論構建[D];四川大學;2004年
5 陶榮;語境順應論視角下的復譯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6 張茜;董秋斯翻譯批評思想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7 李文娟;中國翻譯批評現(xiàn)狀及其文化思考[D];山西大學;2011年
8 許爽;翻譯批評主體間性多元動態(tài)體系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9 靳才舉;國際商務文獻翻譯批評論[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10 蔣海霞;魯迅翻譯理論研究:闡釋學視角[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39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33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