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語的語言學特征分析與文體研究
本文關鍵詞:廣告語的語言學特征分析與文體研究
【摘要】:廣告以其廣泛的宣傳覆蓋面而被人們所了解和接受。在廣告中,廣告語無論是語言功能還是文體方面都具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內(nèi)容與方式,在不斷的傳達與交流過程中,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魅力。在廣告語的語言中,不僅文體簡約精短,而且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與目的性,無論是對于產(chǎn)品本身的內(nèi)涵表現(xiàn),還是對于購買者來說,都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與沖擊力。消費者不僅能夠從中感受到語言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而且更容易引起購買者的共鳴,使其實現(xiàn)購買行為,最終彰顯出廣告語言功能的魅力所在。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
【分類號】:H1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廣告已經(jīng)成為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溝通傳播方式,人們通過廣告了解了社會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在廣告中,有許多極具特色的廣告語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流行語言,并被廣泛傳播,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廣告作為一種交流傳播的方式,決定了其只是一種單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湘濤;;幽默類廣告語言的修辭藝術[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2 王紹晶;廣告語言也是語言的廣告——談廣告語言的規(guī)范[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時秀梅;;商業(yè)廣告語中仿擬修辭法的運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潔;;淺談廣播廣告創(chuàng)意[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9年01期
2 李芝莉;;談商業(yè)廣告語言的特點與主體意識[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陳登科;;如何激發(fā)廣告創(chuàng)意的感性訴求[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鄧瑞品;周龍英;;英漢語言中的仿擬現(xiàn)象之探究[J];考試周刊;2007年06期
5 常輝;;小析廣告詞的弊端[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9期
6 劉明信;;廣告英語中的修辭語言美[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7 胡玲;;論廣告創(chuàng)意中感性訴求的重要性[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李謝念;;廣告創(chuàng)意與超越性思維[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宋琦;;淺談平面廣告設計的幽默表現(xiàn)手法[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18期
10 何若涵;;感性訴求廣告[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丹;廣告中仿擬修辭的模因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黃艷紅;公益廣告的修辭特色探析[D];暨南大學;2011年
3 李燕妮;信息時代美國傳統(tǒng)電話業(yè)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4 林海;中美網(wǎng)絡廣告的廣告訴求與技術運用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吳學輝;廣告語言變異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6 程丹丹;公益廣告語的語用失誤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盧傲宇;論漢語廣告中的仿擬[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靜;論俄語廣告篇章中的先例與仿擬現(xiàn)象之別[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孫艷麗;中文房地產(chǎn)廣告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徐曉玲;網(wǎng)絡廣告設計的色彩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何自然,于國棟;大眾傳媒中的文化內(nèi)涵——廣告語言背后的文化[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0年04期
2 劉艷華;;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概觀[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廖桂蓉;;幽默廣告的修辭格賞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3期
4 馮會倉;幽默廣告之獨特魅力[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晶;;廣告語的語用學及文體學特征[J];考試周刊;2011年01期
2 彭桂芝;;從語用學的角度看廣告語言的模糊現(xiàn)象[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朱海燕;;從語用學視角淺析廣告詞[J];考試周刊;2009年44期
4 閻琦;;論廣告語言的語境適應性[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5 董雪松;;不成功廣告標題的語用學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6期
6 邱凌;彭華彬;;論語用預設在廣告語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7 葉建文;;面子理論在廣告語言中的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S3期
8 周新海;;淺談廣告語的語用翻譯[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鄭建鳳;淺析廣告語言的語用基礎[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10 張媛媛;;廣告語言的順應性和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鎖通;;論廣告語言與社會文化[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2 林敏;;普遍性與個性——禮貌原則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3 呂士楠;林凡;張連毅;;基于大語音庫的拼接合成語音特征分析[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瞿麥生;;論語用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5 刁力人;;數(shù)的概念—語義、語法及語用[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紅華;蔣婷婷;;桂林普通話語音特征分析[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邱凱端;;英漢廣告語言特性與廣告圖文隱喻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陶原珂;;語義解釋和語境解釋的分合與配置——以法漢詞典和英漢詞典為例[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劉根輝;李德華;尉遲治平;;形式語用學研究狀況與展望[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劉敏;;認知語言心理學在國際經(jīng)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中華 渤海大學中文系;言語交際學與語用學分立而不對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周建民;用和諧語言打造和諧廣告[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3 文楓;打開語言的窗口[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4 龐可慧;“期待”不“期待”,觀眾說了算[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5 賈玉成;譯學語境研究的新期待[N];文藝報;2006年
6 潘光品;水書就是失傳了數(shù)千年的古易《連山》[N];貴州民族報;2008年
7 儲澤祥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儲澤祥:追求理論方法創(chuàng)新是核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王子今;“飯局”與“片子”[N];北京日報;2003年
9 顧曰國;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10 ;句法語文學科召開工作研討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華;漢英跨文化語用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陳明達;多樣性與有限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淑玲;言語交際中非真實性話語作為語用策略的順應性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4 龔龍生;順應理論在口譯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徐慈華;選擇與適應[D];浙江大學;2007年
6 劉建剛;語用選擇與等效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江曉紅;轉喻的認知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8 崔國鑫;語用視野下的會話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韓戈玲;語用標記語:雙邊最佳交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10 王志棟;語用要點識別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曉;論語用預設在廣告中的應用[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2 趙艷春;廣告語言中“不合作”現(xiàn)象的語用學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孔淑娟;廣告語言的象似修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4 黃菲菲;廣告語言中預設的語用價值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唐冬梅;廣告語言模糊性的語用闡釋[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陶瑋;廣告語言的文化差異和翻譯藝術[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甜;廣告語的預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郭衛(wèi);從文化視角論廣告語言[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9 劉芳瓊;廣告語言的間接表達[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黃小平;廣告語體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67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6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