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源事介詞短語及其構句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7-12-05 00:13

  本文關鍵詞:源事介詞短語及其構句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源事題元 介詞短語 內(nèi)涵特征 變體類別 語義功能 語義指向 語義范疇


【摘要】:源事題元角色具有[+事件起點]和[+參與角色]兩個語義特征,同時又具有[+獨立使用]的句法特征,可分為"數(shù)量""事態(tài)"和"性狀"等三個變體;標記它的介詞一般有"從、由、自"等三個。源事介詞短語蘊涵句的謂核成分都具有[+變化]的語義特征,它與源事題元及其介詞標記相互抉擇、相互匹配,從而可以生成各種源事介詞短語蘊涵句。
【作者單位】: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介詞短語的題元角色與構句機制”(10YJA740124)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少學者都認為,介詞“從、由、自”是用以表述起點的,其功能在于介引事件的起始狀態(tài)、范圍的起點和發(fā)展變化的起點[1](P107-108,555-556,620-621)[2](P98-100,682-683,773-774)[3](P109,651,758)[4](P114-115)[5](P119-131)[6](P196-197)[7](P58,348,40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瑞紅;;介詞“自”和“從”歷時比較簡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婉梅;表處所的“在Np”的語義分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張定;;樅陽方言被動標記“著”的歷史來源及其語法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孫宜春;;“NP+V-起來+AP(VP)”句式的語義結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樊友新;;從“被就業(yè)”看“被”的語用功能[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何清順;漢英詞匯重疊式附加意義對比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陳紅燕;;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用”字介詞框架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7 盧英順;現(xiàn)代漢語中的“延續(xù)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9 肖奚強;范圍副詞的再分類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孔令達;;“VP+過”的功能[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影;付莉;;韓國中小學生“是”的錯序偏誤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2 徐德寬;;現(xiàn)代漢語雙賓構造中兩個賓語的題元角色[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鄒曉輝;;優(yōu)化“語義信息處理”的新方法與實施例——從“一詞泛讀”到“釋義字組”再到“一字精讀”[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鄒曉輝;;重構“概念分類體系”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從“語義三角”到“語法關系”再到“語義三棱”[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魯川;;立足漢語實際的信息語言學——確立漢語基元單位和構建角色序列模式[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7 祝東平;高彥怡;;副詞“就”的釋義[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萬龍;;方位詞“前”的歧義用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魏亮珍;;淺析《呂梁英雄傳》中的“給”[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寇金鳳;;淺析篇章連接成分“當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石喬;基于語料庫的漢語醫(yī)患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春蘭;《訓世評話》語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谷峰;先秦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烏曉麗;“X+—N比—N+VP”表義功能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滿蕾;東北方言數(shù)字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軍琿;基于統(tǒng)計的常用漢語副詞用法自動識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丁熠;“契合”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劉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關變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勇;上古漢語“從”的虛化及發(fā)展[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金昌吉;談動詞向介詞的虛化[J];漢語學習;1996年02期

3 王鴻濱;;介詞“自/從”歷時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馬貝加,徐曉萍;時處介詞“從”的產(chǎn)生及其發(fā)展[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石毓智;;時間的一維性對介詞衍生的影響[J];中國語文;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春紅;劉富華;;及物施動句中“從+NP方所”及其相關句式研究[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2 彭玉蘭;試析表示“體”的“在”[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3 張廷遠;;嵌入“到L”把字句的句法、語義特征及語用價值[J];北方論叢;2006年03期

4 王昊;;漢英語義歧義比較[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9期

5 王月會;淺論“N_1+在+處所+V+N_2”語義結構特征[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6 張虹;;商河方言的幾個介詞[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1期

7 龔娜;周先忠;;“X于”結構的語義分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劉丹;;嵌入“向”字短語“把”字句中介詞短語位序先后的制約因素[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9 魏本力;武成;;介詞短語的語義空間[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10 萬瑩;;析介詞“順”、“順著”[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立霞;;現(xiàn)代漢語介詞短語邊界識別研究[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于江生;;語義指向的形式模型[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羅仲祥;;論丁寶楨“忠” 的內(nèi)涵特征[A];全面的總結 科學的評價——丁寶楨誕辰18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李鳴;;綠色科技: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技術支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9年

5 陳星;;介詞短語“在+處所”結構的分布類型及其語義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許小星;亢世勇;;補語語義指向的制約因素[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7 劉建華;;英語主述位結構與漢語話題結構的對比[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8 楊永忠;;第三人稱代詞反單向性照應及相關理論問題[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李鳴;;科學發(fā)展觀背景下的現(xiàn)代政府生態(tài)責任[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鳴;;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政府生態(tài)責任運行機制研究[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jīng)濟研究院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jīng)濟研究所區(qū)域經(jīng)濟室主任、“我國主體功能區(qū)劃分及其分類政策研究”課題組負責人 高國力;主體功能區(qū)規(guī)劃的意義及內(nèi)涵特征[N];中國人口報;2008年

2 記者  金曉東 通訊員  馬一萍 實習生 張?zhí)m英;寧波人讀書習慣大起底[N];寧波日報;2006年

3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郭翔宇;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內(nèi)涵特征及實現(xiàn)路徑[N];黑龍江日報;2005年

4 李興山;時代背景 內(nèi)涵特征 精神實質[N];吉林日報;2008年

5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 石培華;日出東山 心的海洋[N];中國旅游報;2010年

6 王冰 倪華初;溫州歷史要重寫[N];中國礦業(yè)報;2003年

7 杭春曉;傳統(tǒng)工筆畫可以介入“當代”嗎?[N];中國文化報;2008年

8 李興山;時代背景 內(nèi)涵特征 精神實質[N];吉林日報;2008年

9 熊月之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上海的開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變[N];文匯報;2009年

10 河南省平輿縣第二高級中學 楊雪玲;Kind of和Sort of[N];學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忠;性質語意理論的提出與自然語言理解及其實現(xiàn)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麗香;現(xiàn)代漢語“全都”類總括副詞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青野英美;現(xiàn)代漢語描寫性狀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孫愛玲;漢語、印尼語限定性與描寫性狀語對比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6 明宏;基于與漢語介詞短語“在……上”之比較的英語介詞on的認知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趙章界;短語結構制導的范疇表達式演算[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6年

8 楊崢琳;現(xiàn)代漢語述結式的不對稱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9 陳俊和;現(xiàn)代漢語“X+們”的語義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劉芳;幾組趨向動詞演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呼敘利;語義指向理論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沈強;論介詞短語“在+處所”的語義功能和句法生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3 陳蘭芬;中古漢語程度副詞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孫曉晶;“在NP”和“到NP”的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盧偉;重動句使用的不平衡性和語用規(guī)律[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6 代尊峰;英漢動結結構對比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靜;試論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中的補語[D];四川大學;2005年

8 李文富;“把+NP+都+VP”結構與“都”的語法化及語義指向特點[D];清華大學;2005年

9 趙娟;《戰(zhàn)國策》副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孟冬梅;現(xiàn)代漢語轉折副詞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2528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528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25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