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捷克語動詞結(jié)構(gòu)的時間范疇表達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2 07:02
本文關鍵詞:漢語與捷克語動詞結(jié)構(gòu)的時間范疇表達對比研究
【摘要】:筆者的母語——捷克語是印歐語系語言的一種,而且它屬于所謂的“屈折語”(flektivni jazyk; inflecting/fusional language),是“綜合語”(synteticky jazyk; synthetic language)語言類的一種。而漢語則屬于漢藏語系,是所謂的“孤立語”和“分析語”(izolacni/amorfni a analyticky jazyk; isolating and analytic language),因此從語法角度來分析它,可以發(fā)現(xiàn)漢語言和捷克語之間的差異很明顯。本文將簡介漢捷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在時間范疇表達的對比。筆者采取的是對照的方法來對漢捷兩種語言進行相關對比,因此除了語言理論之外,筆者在本文寫作的過程中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實例與相關解釋讓讀者更加容易了解漢捷語言在時間范疇表達的差別。由于捷文主要依靠著動詞來進行時態(tài)變化,所以筆者在此篇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強調(diào)動詞在這兩種不同的語言中的語法作用及其在語法方面的分類。 本文中的前四章要給讀者提供不可或缺的關于漢捷兩種語言中的動詞語法理論,而接下來的內(nèi)容的目的為通過實例集中說明動詞的時間范疇表達的問題。此論文里第二章的一部分的任務是給讀者帶來捷文中的一種綜合變位示范,而它從詞法角度提供了筆者母語中所存在的時態(tài)表達的變化。本文中的其他實例大多數(shù)都分析兩種語言的句法這方面的語法,并且相關解釋中也提供了實例中所出現(xiàn)的捷克語動詞的分析。因此,本文能夠從詞法和句法兩個方面,較為清楚地論述漢捷兩種語言中的時間范疇表達的差異,對漢捷語言的比較分析作出一定的貢獻。讀者能夠發(fā)現(xiàn)為了研究漢語中的時間表達及其變化,一般要分析漢語中的整個句子(多注意句法),因為漢語中的動詞在表示時間時是缺乏獨立性的。這與捷克語中的動詞具有很大的差異,因為筆者的母語中動詞的獨立性很強。因此,分析捷文中的時態(tài)表達時,要多注意動詞本身的詞形與變化(多注意詞法)。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H7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孔令達;;關于動態(tài)助詞“過_1”和“過_2”[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2 Timothy Light;王宗炎;;黎天睦論“著”的核心意義(摘要)[J];國外語言學;1991年01期
3 劉勛寧;;現(xiàn)代漢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與詞尾“了”的聯(lián)系[J];世界漢語教學;1990年02期
4 劉月華;;動態(tài)助詞“過_2過_1了_1”用法比較[J];語文研究;1988年01期
5 劉寧生;;論“著”及其相關的兩個動態(tài)范疇[J];語言研究;198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晨;留學生漢語體標記習得的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娟;現(xiàn)代漢語時間表達的幾種主要手段[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440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4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