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英語電影片名翻譯方式分析
本文關鍵詞:目的論視角下英語電影片名翻譯方式分析
【摘要】:應該看到,作為我國當前翻譯領域的重要理論成果,目的論在各種電影、電視翻譯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翻譯領域的空白。而本文正是從目的論的相關應用入手,重點研究了在我國當前社會條件下的英語電影片名中的應用情況。筆者認為,在進行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過程中,有必要從最終的翻譯目的入手來進行整體的、全面性的翻譯處理,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是功能翻譯理論中的"文以目的論為依據(jù)"。在本文所研究的相關內容中,重點強調了目的論相關原則作為電影片名翻譯中的首要原則,說明了該翻譯技巧在實質上并不是摒棄電影片名的原有意思,而是為了實現(xiàn)電影片名翻譯的預期目標而進行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
【作者單位】: 黃淮學院;
【分類號】:H059;J904
【正文快照】: 作為功能派的重要理論,目的論在各種文學作品的譯本里非常常見。正如世界知名英語語言學家、翻譯學家凱瑟琳娜·賴斯在其報告里所寫到的:功能關系實際上表現(xiàn)在作品中的每一個翻譯的細節(jié)里,是原文和翻譯者之間智慧的交錯的結果。而在《普通翻譯理論基礎》一書中,作者重點強調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國太;;從社會符號學角度分析電影片名翻譯[J];電影文學;2007年23期
2 蔣宏;;翻譯目的論原則與電影片名的翻譯[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葛南;;論影響電影片名翻譯之因素[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5期
4 單偉紅;;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翻譯[J];作家;2008年06期
5 陳琪;;從接受美學視角看電影翻譯的功能等價[J];電影文學;2009年24期
6 應承霏;;兒童文學作品中景物描寫的翻譯[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俞燕;;中國電影名中的成語[J];學語文;2009年03期
8 方珍平;電影片名研究[J];修辭學習;1995年06期
9 覃慶輝;;論全球化進程中翻譯的發(fā)展趨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年Z1期
10 陳煉;;功能翻譯理論在商標翻譯中的運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小玫;;語言翻譯與文化飛散:對翻譯工作者身份認同、工作效率及全球意識方面二律背反的理解與應對(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巧云;;外事口譯工作的粗淺體會[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吉靈娟;;功能翻譯理論對翻譯專業(yè)口譯教學的啟示[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胡敏文;;歸化、異化策略的多元互補闡釋[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何秋睿;;從目的論視角談記者招待會口譯中的文化障礙的處理[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陸珊珊;;談科技翻譯工作者對術語翻譯的誤解[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張成霞;;淺談高校外事翻譯人員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6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8 吳桂華;;翻譯中的比較文化[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9 劉邦凡;;論金岳霖的翻譯思想及翻譯哲學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劉芳;;論規(guī)范對翻譯事件的影響——董秋斯翻譯個案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地區(qū)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換屆會議召開[N];那曲報;2009年
2 熊雁鳴;市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成立[N];張家界日報;2005年
3 記者 庫扎提;哈薩克語言翻譯工作者共商“爭議名詞”[N];阿勒泰日報;2010年
4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唐聞生 等11人;加強民族語言翻譯工作[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5 傅小平;“請勿遷怒于信使!”[N];文學報;2007年
6 唐家璇;將全面真實的中國介紹給世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7 彭光飆;翻譯是地方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加速器[N];江蘇經濟報;2006年
8 任晶晶;共促少數(shù)民族文學 翻譯事業(yè)的新發(fā)展[N];文藝報;2008年
9 吳水姊;讓民族語文翻譯架起各民族溝通的橋梁[N];中國民族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蘇華 陳小玉;推進彝語文翻譯事業(yè)新跨越[N];涼山日報(漢);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滕梅;1919年以來的中國翻譯政策問題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2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鄭燕平;論全球背景下語篇翻譯的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李穎玉;基于語料庫的歐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高黎平;傳教士翻譯與晚清文化社會現(xiàn)代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高少萍;話語倫理學觀照下的委婉語傳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陳小慰;翻譯研究的“新修辭”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圣白;口譯研究的生態(tài)學途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菊環(huán);目的論視角下化妝品品牌的翻譯[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章峗;從目的論看傅東華《飄》譯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3 田偉麗;從目的論角度對《天演論》的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4 郭詠梅;從目的論視角談時政新詞的翻譯[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楠;影視作品字幕中文化意象的翻譯[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6 王麗麗;廣告文本翻譯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董安妮;目的論關照下戲劇翻譯的表演性原則[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8 王曉路;從功能理論的角度談隱喻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5年
9 楊艷;從目的論角度看廣告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D];重慶大學;2008年
10 袁青;[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1990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9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