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引語的傳信功能及相關問題
本文關鍵詞:漢語引語的傳信功能及相關問題
【摘要】:本文從引語的整體觀出發(fā),分別考察其各組成部分在語言使用中的傳信功能。文章以含有"說"的引導句為例,研究發(fā)現(xiàn)新聞和小說兩類語體中的"說"類引導句都多用信源指稱度高的形式來傳信。再從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在句法表現(xiàn)和語用功能上的差異入手,通過真實的言談材料,著重討論了兩類引語傳信功能的差異。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基金】:第51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資助編號:2012M510064)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引語和傳信這兩個語言范疇之間有密切的關聯(lián)。研究的切入點不同,所關注的問題也不同。世界上很多語言都有專門的語法標記來表達所述信息是引述的傳信意義,語言類型學家多著力挖掘表達該范疇意義的形態(tài)手段(參看Aikhenvald2004),而話語功能學家則研究引語在言談交際中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鴻勇;顧陽;;涼山彝語的引語標記和示證標記[J];民族語文;2008年02期
2 董秀芳;;“X說”的詞匯化[J];語言科學;2003年02期
3 董秀芳;;實際語篇中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的混用現(xiàn)象[J];語言科學;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穆志剛;;中西方語法化理論的發(fā)展和融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2 于艷華;;網(wǎng)絡語言“X+的說”句法現(xiàn)象探究[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胡斌彬;俞理明;;“再說”的詞匯化和語法化[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王興才;;“難道”的成詞及其語法化[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李文婕;;中古新生言說義動詞的語法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2期
6 呂建國;;“所以說”話語功能的考察[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7期
7 張斌;;后附成分“說”的性質(zhì)及其附綴化的認知解釋——基于“X雙+說”結構式的考察[J];東疆學刊;2012年04期
8 王思燕;;英語強勢下漢語詞匯的變化[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9 陳昌來;楊丹毅;;介詞框架“對/對于……來說/而言”的形成和語法化機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王偉;周衛(wèi)紅;;試論由翻譯引發(fā)的現(xiàn)代標準漢語西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高松;趙懌怡;劉海濤;;漢語特殊結構的句法標注策略[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2 朱曉鳳;;“一般說來”的語用分析[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朱艷華;載瓦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翟會鋒;三官寨彝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王國旭;新平彝語臘魯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張龍;現(xiàn)代漢語習用語法構式句法分析及演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楊一飛;語篇中的連接手段[D];復旦大學;2011年
9 皇甫素飛;現(xiàn)代漢語緊縮構式的多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褚福俠;元曲詞綴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昕;漢語“接下來”和“接下去”及其語法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王喬;現(xiàn)代漢語“X點”族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思華;插入語“據(jù)說”的語法化與主觀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芬;雙音結構“X以”的詞匯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頓婷;現(xiàn)代漢語“何X”類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曦;“以為”和“以為”句多角度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士軍;表持續(xù)義“一X”類雙音詞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肖靜;湖南漢壽方言插入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潘麗娟;現(xiàn)代漢語話語形容詞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戴慶廈,傅愛蘭;藏緬語的述賓結構——兼與漢語比較[J];方言;2001年04期
2 唐黎明;淺談涼山彝語的語法化現(xiàn)象[J];民族語文;2005年01期
3 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4期
4 申丹;小說中人物話語的不同表達方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年01期
5 申丹;對自由間接引語功能的重新評價[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年02期
6 汪維輝;;漢語“說類詞”的歷時演變與共時分布[J];中國語文;2003年04期
7 沈家煊;;“王冕死了父親”的生成方式——兼說漢語“糅合”造句[J];中國語文;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繼武;;讀讀引語詞典[J];博覽群書;1998年01期
2 任永章;幾種標點符號用法例釋[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3 高巖;;語境與引語中的指示語分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沈盧旭;雜采——美語修辭之一[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5 孫建民;“……說:‘……!敝惖恼Z法結構辨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5年02期
6 周燕;;語言轉(zhuǎn)述現(xiàn)象及其語用分析[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魯六;;整體觀在大型語文詞典釋義方面的作用初探[J];紅河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魯六;;談整體觀在大型語文詞典義項方面的作用[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蘇日娜;;從生成語法角度看蒙古語引語歸類問題[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倪元斌;《足球報》標題的一大特色——引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一玲;引文末尾和引文之前怎樣使用標點符號[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唐善生;話語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彭建武;語言轉(zhuǎn)述現(xiàn)象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3 田英華;語言學視角下的傳記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藝;言語行為和引語[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肖爽;[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3 王靜;維吾爾語與漢語的引語對比[D];新疆大學;2003年
4 段曉捷;漢語篇章中的“直接引述”現(xiàn)象[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5 和國臣;新聞語體簡潔性的變異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潤;引述及其使用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劉睿研;“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使用條件[D];吉林大學;2006年
8 高俊霞;新聞話語中的引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黃喜宏;“什么”的否定用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10 吳穎;會話中的言語轉(zhuǎn)述與互動話語角色[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60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6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