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官話唐河方言形容詞短語兒化研究——兼與其它次方言同類現(xiàn)象比較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原官話唐河方言形容詞短語兒化研究——兼與其它次方言同類現(xiàn)象比較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原官話 唐河方言 形容詞短語 兒化 比較
【摘要】:唐河方言中形容詞短語兒化有五種形式:[程度指示代詞+A]兒、[多+A]兒、[數(shù)量短語+A]兒、[不/沒+多+A]兒、[不+A]兒。這五種形式在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功能方面各有特色。同屬中原官話的陜縣、?h、確山和宜陽等地的次方言,也有類似的兒化現(xiàn)象,但唐河方言與這些次方言的表義與功能有所不同。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河南省中原官話形容詞短語兒化形式表小稱義功能自北向南存在一種漸變性的差異。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H17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形容詞短語的兒化是河南中原官話中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兒化作用于形容詞短語,具有量范疇的反向表達功能,即作用于指示程度量或數(shù)量的成分與相關(guān)形容詞構(gòu)成的形容詞短語,表示小稱意義。在普通話中,相應的量范疇的反向表達往往是用形容詞的反義詞來表示,而不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春卉;;河南確山方言中的“(有)多A”與“(有)多A_兒”——兼論普通話中被“中性問”掩蓋了的“偏向問”[J];語言科學;2007年05期
2 張邱林;陜縣方言的兒化形容詞[J];語言研究;2003年03期
3 辛永芬;;河南浚縣方言形容詞短語的小稱兒化[J];語言研究;2008年03期
4 施其生;;漢語方言中詞組的“形態(tài)”[J];語言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陳山青;;湖南汩羅方言的“過”字句[J];方言;2012年03期
2 蘇俊波;;丹江方言的小稱[J];漢語學報;2009年04期
3 程書秋;;現(xiàn)代漢語短語使用情況的優(yōu)先序列考察[J];漢語學報;2012年02期
4 劉翠香;;山東棲霞方言的“沒”與“沒有”[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彭薇;;贛州方言子綴形容詞與句法機制的管控[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11期
6 林華勇;;廉江粵語的兩種短語重疊式[J];中國語文;2011年04期
7 劉春卉;;河南確山方言中的“(有)多A”與“(有)多A_兒”——兼論普通話中被“中性問”掩蓋了的“偏向問”[J];語言科學;2007年05期
8 辛永芬;;河南?h方言形容詞短語的小稱兒化[J];語言研究;2008年03期
9 姚占龍;;現(xiàn)代漢語狀態(tài)形容詞量級差別考察[J];語言研究;2010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媛媛;漢語“兒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董紅燕;魏縣方言(中片話)語音調(diào)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何勵(Ha Le);漢越度量形容詞特定句法框架之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禚韜;龍口方言與普通話“兒化”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方少鵬;登封話詞匯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正輝;南昌方言的子尾[J];方言;1979年03期
2 葉國泉 ,唐志東;信宜方言的變音[J];方言;1982年01期
3 周祖瑤;;廣西容縣方言的小稱變音[J];方言;1987年01期
4 施其生;;汕頭方言動詞短語重疊式[J];方言;1988年02期
5 錢惠英;屯溪方言的小稱音變及其功能[J];方言;1991年03期
6 黃群建;;湖北陽新方言的小稱音變[J];方言;1993年01期
7 趙日新;徽語的小稱音變和兒化音變[J];方言;1999年02期
8 涂光祿;貴陽方言的重疊式[J];方言;2000年04期
9 伍巍;廣東曲江縣龍舊土話的小稱[J];方言;2003年01期
10 沈明;山西方言的小稱[J];方言;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宗海;;談形容詞和副詞作后置定語的現(xiàn)象及其教學[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版);2008年01期
2 陳治安;;英語形容詞的后置修飾語[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S1期
3 宋玉柱;;談“著呢”及其分辨[J];思維與智慧;1989年01期
4 鄭學武;試談“副+名”短語[J];閱讀與寫作;2002年11期
5 林明華;越語短語與句子分析[J];現(xiàn)代外語;1990年04期
6 洪勤;熊建國;;實詞研究新論:M. Baker(2003)述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09期
7 王e,
本文編號:11401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4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