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水平留學生半直接口試題型的信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級水平留學生半直接口試題型的信度研究
【摘要】:漢語口語測試作為判斷漢語學習者口語水平的一種程式化標準,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和系統(tǒng)化。除了施測范圍最廣的HSK口語考試,近年來又出現了商務漢語口語考試、中小學漢語口語考試等等。測試內容多元化、測試方式多樣化以及測試對象具體化已經成為發(fā)展趨勢,開發(fā)更具信度的漢語口語測試成為熱點研究問題。怎樣使口語測試更具信度,這對以后的漢語測試乃至漢語教學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怎樣使更具信度的試題類型更廣泛的存在和普及,這也是以后漢語教學和漢語測試中急需探討的內容。更具信度的、符合漢語教學實際需求的試題可以推動漢語測試的有效發(fā)展,也可以給漢語學習者提供更加標準的測試內容,推動他們的學習進展。本文基于南京大學留學生漢語口語語料庫的前期數據,以語料庫題目中不同的題目類型(敘述類、描寫類、說明類)為分類標準,運用概化理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對語料庫試題中三種題型的總體信度和三種題型的分信度進行分項研究以及對比研究,測試對象主要是學員人數較多的的中級班。通過具體數據的展示以及對比,詳盡分析得出結論,并給出口語測試題型的意見。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從評分后的數據量化方式出發(fā),主要是按照概化理論的研究方法,運用實驗設計的手段,包括隨機雙面交叉研究和隨機單面交叉研究,測試出不同題型的信度包括總體信度和三種題型的分信度。根據概化理論得出的數據,三種題型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被試的水平,展示出較好的信度。其中題型二即描寫類信度最高,其次是說明類、敘述類,而三種題型的總信度位于描寫類之后,也處于較高的信度水平。而在各種變異量的分析當中,我們發(fā)現雖然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評分規(guī)則,但是被試以及評分員之間的交互效應依然非常顯著,試題的可靠性隨著評分員的數量增加而增加,而當評分員是四個的時候可以達到節(jié)約成本、高信度并行的雙向效果。第二部分從接受口語語料庫測試的學生出發(fā),以訪談的形式,主觀地探討口語測試中關于測試過程以及測試題型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給出具體測試中的一些意見。具體過程主要是先設計出訪談的調查問卷,然后篩選出訪談對象,再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訪談,根據被試的表達內容進行記錄,得出訪談問卷中選項的百分比以及一些主觀性內容。根據調查訪談的百分比分析,得到了關于具體施測時被試的個人傾向性。被試從個人傾向來看比較偏向敘述類,對于口語施測的方式比較傾向于直接口試。在訪談過程中我們也記錄了學生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論文通過分析量化的數據和學生主觀的認知,探究了這兩部分異同之處及其深層原因。我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的主觀認知和實際所獲得的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本文從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角度和對外漢語教師教學的角度分析了存在差距的原因,根據兩部分的分析嘗試給出了可行的口試題型特征,也就是描寫性和復合性,由于描寫類的題型信度較高,所以需要增加描寫類的題型,而且各種題型加在一起時信度也較高,所以復合性也是需要注意的口試題型特征。在最后一部分,論文比較詳細地總結了本研究的帶給留學生學習漢語、老師教學、老師進行口語測驗的一些啟示,包括加強題型意識、改善測驗方式、增加題型種類等等,相信能給日后的學習、教學以及測試活動一些較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概化理論 口語測試 試題題型 信度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緒論12-29
- 1.1 選題緣由12-13
- 1.2 研究目標13-14
- 1.3 研究意義14-15
- 1.4 基本概念簡介15-24
- 1.4.1 半直接口試15-16
- 1.4.2 題型16-17
- 1.4.3 口語的復雜度、準確度、流利度17-18
- 1.4.4 信度18-21
- 1.4.5 概化理論21-24
- 1.5 國內外研究概況24-29
- 1.5.1 國內研究概況24-27
- 1.5.2 國外研究概況27-29
- 第二章 實驗設計29-38
- 2.1 實驗設計說明29-30
- 2.2 口語語料庫試題信度測試設計30-35
- 2.2.1 口語語料庫前期數據簡介30-31
- 2.2.2 語料評分31-35
- 2.3 訪談設計35-38
- 2.3.1 訪談對象35-36
- 2.3.2 訪談內容36-37
- 2.3.3 訪談方法37-38
- 第三章 實驗數據38-54
- 3.1 口語語料庫試題信度測試的數據38-51
- 3.1.1 口語語料庫數據處理方法38-40
- 3.1.2 整體信度研究結果40-42
- 3.1.3 題型一研究結果42-44
- 3.1.4 題型二研究結果44-45
- 3.1.5 題型三研究結果45-46
- 3.1.6 評委數量和概化系數以及可靠性指數的相關性圖表展示46-51
- 3.2 訪談設計數據51-54
- 第四章 實驗結果分析54-60
- 4.1 口語語料庫數據分析54-55
- 4.2 訪談設計數據分析55-57
- 4.3 語料庫結果和訪談結果對比分析57-58
- 4.4 實驗設計不足之處58-60
-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60-62
- 5.1 本研究結論60
- 5.2 本研究啟示60-62
- 參考文獻62-66
- 附錄A66-68
- 附錄B68-70
- 附錄C70-72
- 附錄D72-74
- 致謝74-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閻艷琳;;口語測試研究綜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徐坤銀;;計算機輔助口語測試的真實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3 徐震;;口語測試有效性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8期
4 劉頌浩;口語測試的組織與實施探索[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5 熊敦禮;徐錦芬;闕紫江;黃更新;;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與階段性口語測試[J];外語教育;2001年00期
6 易千紅,曾路;口語測試中的評分模板設置與應用[J];現代外語;2004年01期
7 楊莉芳;;近二十年口語測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8 徐海銘;;口語測試的理論、設計、實施和研究——《二語口語測試》評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9 楊麗穎;;普及大學口語測試的探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夏海燕;;大學英語小規(guī)?谡Z測試初探[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傳芳;;從話語運用和交際策略談口語交際能力——BEC交際口語測試淺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早報記者 鄒娟;上海升學考擬增加語文口語測試[N];東方早報;2011年
2 王文君邋首席記者 倪穎;高考外語口語測試七成優(yōu)良[N];鞍山日報 ;2008年
3 記者 俞菀;滬減高考應試科目,減輕學生備考壓力[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其他各學科只做局部調整[N];青島日報;2007年
5 山東省肥城市龍山中學 賈同斌;我的教育教學[N];學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天源;中級水平留學生半直接口試題型的信度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金檀;口語測試模糊評分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3 田俊英;為護理學生設計一種以任務為中心的口語測試的嘗試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4 華子玲;中國高等教育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基于課堂環(huán)境下的口語測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姜松;俄語口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6 陳琪;不同類型的任務設計及其對受試表現的影響在任務型口語測試中的對比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2年
7 彭文婧;分析評分量表在課堂口語測試中的效驗[D];山西大學;2009年
8 鄧妮娜;試探口語測試中題型與口語水平的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9 楊紅;口語測試評分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10 杜培鋒;筆記行為對網考托福口語測試之影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95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9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