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字新解
本文關鍵詞:“路”字新解
【摘要】:"路"字一般被認為是一個較為明顯的形聲字,左邊的部件"足"是形旁,右邊的部件"各"是聲旁。但與此同時,在古文字中,"足"和"各"又均可描摹人類步行的樣子,其中的共同部件"口"表示人的頭顱,"止"和"Y "則都可表示人在走路,"Y "一般理解為人在拖著小腿慢慢地行走,即除了"足"可能是形旁外,"各"也可能作為倒寫的"足"表達和"足"相似的意思。本文在探討了"路"字中每一個微小部件的字形和含義后,推斷出"路"字可能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路 足 各 止 Y
【分類號】:H1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路”字在以往各字書中的解釋基本大同小異;径颊J為是從足形,從各聲,原義為道路,后引申為大、車等義。例如:《說文解字·卷二·足部》云:“路,漢·典道也。從足,從各。洛故切。注: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云:“道也。釋宮,一達謂之道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寶剛;;郭店《老子》“絕巧棄利”解[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徐陶;;《廣韻》異體字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3 謝建防;;從漢字透視古代喪葬文化[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邵孔發(fā);;自然的人化[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傅華辰;;偏旁“口”字的構形功能[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7期
6 羅恰;;從《說文解字》看形近合并字[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張鵬麗;陳明富;;古代“樹木”個體量詞歷時考察[J];北方論叢;2012年01期
8 趙川;;論先秦儒家的見義勇為思想[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朱鳳瀚;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周曉文;李國英;;建立“信息交換用古漢字編碼字符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吳文文;;《詩經(jīng)·召南·甘棠》“拜”字新解[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瑤華;;“間意識”與日本人的人際關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邱德修;;郭簡《忠信之道》“■嘍”新證[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4 克平;李楊;王培培;;漢武帝《秋風辭》的番語譯文[A];西夏學(第四輯)[C];2009年
5 汪德濤;;摩擦學發(fā)展史話[A];歷史的回顧與啟示——摩擦學創(chuàng)立40周年紀念文集[C];2007年
6 朱玲;趙京生;;《內(nèi)經(jīng)》針灸概念術語的文化詮釋[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慶斌;鈞瓷色彩的特征與分類體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2 秦曰龍;清抄本《五音通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魯杰;中醫(yī)意象思維的心理學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姚雯;哮病的古代內(nèi)科文獻研究與學術源流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劉鋒;論《黃帝內(nèi)經(jīng)》之邪氣理論[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禹建華;《法苑珠林》異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偉峰;香火接續(xù):傳統(tǒng)社會的招贅婚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張寒凝;現(xiàn)代家具的色彩意象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9 羅yN波;漢唐時期禮儀服飾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10 岳紅記;北朝關中地區(qū)造像題記書法藝術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顥;娛樂化浪潮下的湖南衛(wèi)視娛樂節(jié)目探析[D];湘潭大學;2009年
2 肖麗;黔東南《苗族古歌》“數(shù)字”原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資小建;同構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偉;論中國電視娛樂節(jié)目品牌創(chuàng)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段潔瓊;含比喻義雙音并列復合詞之教學探究[D];西北大學;2011年
6 王海霞;建國以來我國榜樣教育的發(fā)展及其對高校德育的啟示[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7 焦英杰;漢字理據(jù)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8 殷艷杰;論皴法在當代意筆人物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1年
9 朱靈芝;《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三)》異體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尹雙雙;古代邸報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涌逸;關于哈密爾頓圖[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 吳漢芳,楊梅,羅正啟;足部反射區(qū)按摩治療感冒70例[J];湖北體育科技;2000年02期
3 高恒天;試論獲取真理之路[J];社會科學;2002年12期
4 于占東;談參展舞蹈作品的主題與選材[J];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01期
5 張曉娟;吳瑩;;常讀常新:《未曾選擇的路》[J];考試周刊;2008年29期
6 曲玉波;論《墨經(jīng)》中“止”的邏輯意義[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7 陳長征;北宋中央控馭地方的派出機構——路[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高恒天,陳迎年;試論價值之路——兼論“實事求是”與“實是求事”[J];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12期
9 馬剛,冶建華,賈麗娟,張忠輔;圖Pm∨Sn的鄰強邊色數(shù)[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10 何趙云;;略論宋代轉運使與監(jiān)察職能的關系[J];滄桑;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郭建斌;;路與時空政治——以獨龍江為個案[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2 尹莉芳;;糖尿病患者足燙傷的護理與思考[A];玉溪市第十二屆內(nèi)科學術年會講義[C];2008年
3 蔡錦方;曹學成;劉立峰;鄒林;;足部缺損的顯微外科修復[A];第二屆華東地區(qū)骨科學術大會暨山東省第九次骨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王漢林;楊永焱;羅軍忠;李亞洲;;多功能足新型矯形外固定器的臨床應用與效果[A];第16屆全國脊柱&四肢矯形外科(骨科)康復學術研討會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西迅;李均;孫文海;陳波;胡繼超;魏勇;解輝;舒正華;崔巖;童哲;潘躍;;逆行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拇趾皮膚缺損[A];浙江省醫(y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朱峰;張雪峰;徐心和;;關于機器博弈中的逐步展開型對策的一點討論[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賀海明;馬東華;李學斌;;足部反射區(qū)健康法的科學地位及其在我國貧困地區(qū)推廣措施與發(fā)展前景[A];2000足部反射區(qū)健康法全國研討會會議交流文集[C];2000年
8 陳福生;郝英杰;李營;;足部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顯微修復[A];浙江省醫(y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高云澍;圖中存在獨立圈及指定條件因子的度條件[D];山東大學;2009年
2 袁梓瀚;關于循環(huán)圖及一些特殊圖與路、星、樹和圈的笛卡爾積的交叉數(sh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章貴;完全多部多重圖的路因子分解[D];蘇州大學;2008年
2 張蕾;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春霞;關于路和圈的驗證碼和定位控制集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晶;關于一些圖類的交叉數(shù)[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周智勇;笛卡兒積圖交叉數(shù)的若干結果[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艷軍;兩類圖的最小直徑定向[D];山西大學;2007年
7 賀佩玲;關于圖的交叉數(shù)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培培;路的Hamiltonian色數(shù)的上界與偽貪婪算法[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蘇振華;關于圖的笛卡爾積交叉數(shù)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戴慶華;關于圖的交叉數(sh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71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7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