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比丘林的《漢語啟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7 21:05

  本文關鍵詞:比丘林的《漢語啟蒙》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漢文啟蒙 比丘林 漢語語法


【摘要】:尼基塔·雅科夫列維奇·比丘林(亞金夫神父,1777-1853年)是俄國19世紀最杰出的東方學家。他在北京領導了十四年的俄羅斯傳教團,奠定了全面研究中國的基礎,成為俄羅斯?jié)h學的開創(chuàng)者,提升了俄羅斯?jié)h學在世界漢學界的地位。比丘林的研究范圍很廣闊,出版的上百篇文章及二十多部專著,不僅使他得到俄羅斯學術界的認可,還令他享譽歐洲。另有部分著作、詞典及論文至今還沒面世,對于后人可稱散落的瑰寶。 比丘林的漢語研究著作對于發(fā)展俄國漢語教學和提升俄國漢學水平都發(fā)揮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深入地研究他的著作,對于漢語史、俄羅斯?jié)h語教育史、俄羅斯?jié)h學史、中俄文化交流史都很重要。 出版于1835年的《漢文啟蒙》反映了19世紀俄羅斯人對漢語的認知,也反映了19世紀漢語的狀況。于是本文以《漢文啟蒙》為研究對象,并采用描述措施和比較方法對《漢文啟蒙》所反映的19世紀漢語狀況,包括文字、語音、語法規(guī)則進行研究。 比丘林的《漢文啟蒙》共分為前言、第一、二部分和附錄。在前言中作者介紹了漢字的來源、該書之前外國人所撰寫的漢語語法書;第一部分為《漢語和漢字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為《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附錄部分包括漢字筆劃、部首、漢字的俄、法、葡、英標音等內容。 但是,原書的結構不盡合理。比如,原書第一部分,關于漢語、漢字相關諸問題和漢語語音的論述是夾雜在一起的,沒有按這三個方面分別描寫。第二部分,對詞類劃分和實詞、虛詞的關系也未能清晰地表述。本文在研究過程中,根據(jù)內容進行了調整。把對漢語、漢字的相關內容歸入第二章,漢語語音單獨構成第三章,第四章語法規(guī)則,先闡明比丘林劃分詞類的標準,并指出詞類首先可以分為實詞、虛詞兩大類,進而可分為九類。 本文的主要內容由四章構成的。前一章是對比丘林的生平和學術成就簡介。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部分。在第二章中本文對漢字的造字法、筆劃系統(tǒng)、書寫規(guī)律等方面進行研究。第三章中對《漢文啟蒙》記錄的漢語語音系統(tǒng),包括聲母、韻母、聲調、發(fā)音特點等方面進行研究。第四章是關于漢語的語法,在這章中我們研究漢語的詞類及其語法規(guī)則。結論部分對全文進行了簡要概括,概述了本研究的成果。
【關鍵詞】:漢文啟蒙 比丘林 漢語語法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1 比丘林的生平及學術成就13-15
  • 1.1 比丘林的生平13
  • 1.2 比丘林的學術成就13-15
  • 2 《漢文啟蒙》對漢語和漢字的基本論述15-30
  • 2.1 文字概說15-16
  • 2.2 漢字的造字法16-19
  • 2.2.1 形象16-17
  • 2.2.2 指示17
  • 2.2.3 會意17
  • 2.2.4 轉注17-18
  • 2.2.5 諧聲18
  • 2.2.6 假借18-19
  • 2.3 漢字的部首19-20
  • 2.4 漢字的筆劃系統(tǒng)20-26
  • 2.4.1 漢字筆劃的基本概念20-21
  • 2.4.2 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21-26
  • 2.5 漢字的字體26-27
  • 2.6 漢字的書寫法27-28
  • 2.7 漢語的標點符號28-30
  • 3 《漢文啟蒙》記錄的漢語語音系統(tǒng)30-41
  • 3.1 漢語的聲母30-32
  • 3.1.1 漢語聲母的數(shù)量和發(fā)音30-32
  • 3.1.2 漢語的聲母分類32
  • 3.2 漢語韻母32-34
  • 3.3 重音法34-36
  • 3.4 漢語音素的發(fā)音特點36-37
  • 3.4.1 零聲母的發(fā)音36
  • 3.4.2 清輔音和送氣音的發(fā)音36-37
  • 3.4.3 元音的發(fā)音37
  • 3.5 漢語音素與俄語音素的對應情況37-38
  • 3.6 漢、蒙對譯舉例38-39
  • 3.7 漢語的記音方式39-41
  • 4 《漢文啟蒙》中的語法規(guī)則41-83
  • 4.1 詞類劃分41-43
  • 4.2 名詞43-50
  • 4.2.1 名詞的詞尾44-45
  • 4.2.2 名詞的性別45-46
  • 4.2.3 名詞的單數(shù)和復數(shù)46-48
  • 4.2.4 名詞的變格48-49
  • 4.2.5 名詞的語法規(guī)則49-50
  • 4.3 動詞50-57
  • 4.3.1 行動詞分類50-52
  • 4.3.2 使用屬性分類52-53
  • 4.3.3 動詞的人稱及單復數(shù)變化53
  • 4.3.4 動詞的式態(tài)變化53-54
  • 4.3.5 時態(tài)變化54-55
  • 4.3.6 副動詞55-56
  • 4.3.7 形動詞56
  • 4.3.8 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56-57
  • 4.4 形容詞57-64
  • 4.4.1 表示性質的形容詞57-60
  • 4.4.2 表示數(shù)量的形容詞60-61
  • 4.4.3 表達時間的數(shù)詞61-63
  • 4.4.4 形容詞的語法規(guī)則63-64
  • 4.5 代詞64-66
  • 4.5.1 人稱代詞64
  • 4.5.2 物主代詞64-65
  • 4.5.3 反身代詞65
  • 4.5.4 指示代詞65
  • 4.5.5 所屬代詞65-66
  • 4.5.6 疑問代詞66
  • 4.5.7 不定代詞66
  • 4.6 副詞66-71
  • 4.6.1 表示時間的副詞67-68
  • 4.6.2 表示位置的副詞68-69
  • 4.6.3 表示數(shù)量的副詞69
  • 4.6.4 表示數(shù)字的副詞69
  • 4.6.5 表示比較的副詞69-70
  • 4.6.6 表示性質的副詞70
  • 4.6.7 表示確定、懷疑、否定和禁止的副詞70
  • 4.6.8 疑問副詞70-71
  • 4.7 連詞71-72
  • 4.7.1 表示原因的連詞71
  • 4.7.2 表示結果關系的連詞71
  • 4.7.3 表示讓步和轉折的連詞71
  • 4.7.4 表示并列關系的連詞71-72
  • 4.7.5 表示選擇關系的連詞72
  • 4.7.6 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72
  • 4.7.7 表示疑問關系的連詞72
  • 4.8 介詞72-73
  • 4.8.1 位于支配的詞前面72-73
  • 4.8.2 位于支配的詞后面73
  • 4.9 感嘆詞73-74
  • 4.10 語辭字74-83
  • 4.10.1 起語辭74
  • 4.10.2 接語辭74-76
  • 4.10.3 轉語辭76-77
  • 4.10.4 櫬語辭77-78
  • 4.10.5 束語辭78
  • 4.10.6 嘆語辭78
  • 4.10.7 歇語辭78-80
  • 4.10.8 “之”字的用法80-81
  • 4.10.9 語辭字的語法規(guī)則81-83
  • 結論83-84
  • 原書的目錄84-86
  • 參考文獻86-88
  • 原書的附錄88-131
  • 致謝131-1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新第;;近百年來的清代漢語共同語語音研究述略[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聶志平;;《馬氏文通》的句法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柳若梅;;俄國漢學史上第一部漢語語法書——《漢文啟蒙》[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閻國棟;試論19世紀上半葉俄國漢學研究的民族化[J];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5 彭亞青,李秋菊,吳文紅;杰出的俄羅斯?jié)h學家Н.Я俾丘林[J];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賈文華;畢喬林與俄國漢學[J];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7 柳若梅;;江沙維的《漢字文法》與比丘林的《漢文啟蒙》[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郭蘊深;19世紀俄國漢學的發(fā)展[J];黑龍江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9 陳燕玲;淺談《馬氏文通》與現(xiàn)代漢語詞類劃分標準之比照[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10 江波;比丘林及其東方學研究[J];蘭州學刊;1985年04期



本文編號:10510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510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39c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