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黑水城文獻》漢文文獻俗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2 16:28
本文關(guān)鍵詞:《英藏黑水城文獻》漢文文獻俗字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英藏黑水城文獻 俗字 俗字的類型 俗字的特點
【摘要】:本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英藏黑水城文獻》全五冊漢文文獻為材料,采用窮盡式考察的方法,輯錄其中的俗字,以《說文解字》、《干祿字書》、《玉篇》、《敦煌俗字典》、《廣韻》等工具書、韻書以及唐宋時期部分作品用字作為正字標準,比對研究俗字。將所輯錄的俗字分為五種類型。以偏旁分析、歸納總結(jié)、字書查證、文意分析等漢語俗字研究的一般方法,對所輯錄的俗字逐一考釋,將結(jié)果以字譜附錄的形式附于論文最后。 通過附錄,不僅可以清晰看到《英藏黑水城文獻》全五冊中俗字的全部形體,也可以認識到文字發(fā)展演變的大致脈絡(luò)。 另外,通過詳細的整理和研究,論文歸納出《英藏黑水城文獻》全五冊俗字的構(gòu)形特征,為閱讀文獻以及辨識和研究俗字提供了可借鑒的參考。 漢字字體的演變,不是某個人的個人行為,也不是某個時代的政治力量或經(jīng)濟發(fā)展變化的支配。雖然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作用,但是真正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只有一條:漢字的約定俗成性。 本論文認為,《英藏黑水城文獻》的俗字研究,對于《漢語大字典》的補正、參考,以及漢字規(guī)范和漢字簡化工作,都有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英藏黑水城文獻 俗字 俗字的類型 俗字的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2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第一章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的整理與分析11-19
- 第一節(jié) 俗字的定義11-13
- 第二節(jié) 與俗字相關(guān)的幾對概念13-14
- 第三節(jié)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的類型14-19
- 第二章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匯考19-41
- 第一節(jié)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的考辨方法19-21
- 第二節(jié)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匯考21-36
- 第三節(jié)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的構(gòu)形特點36-41
- 第三章 《英藏黑水城文獻》俗字研究的意義41-47
- 第一節(jié) 對《漢語大字典》的補正41-43
- 第二節(jié) 俗字研究對漢語文字學體系的進一步完整化和科學化43-44
- 第三節(jié) 俗字研究對于漢字規(guī)范和漢字簡化的意義44-47
- 結(jié)語47-49
- 參考文獻49-51
- 附錄51-61
- 致謝61-63
- 個人簡介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云孫;論俗字[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束錫紅,府憲展;英藏黑水城文獻和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的版本學價值[J];敦煌研究;2005年05期
3 張涌泉;試論審辨敦煌寫本俗字的方法[J];敦煌研究;1994年02期
4 胡若飛;英藏黑水城文獻概述[J];固原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5 許生根;英藏黑水城文獻社會文書述略[J];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6 李仁安;;《說文解字》大徐本俗別字初探[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段玉泉;;黑水城文獻《資治通鑒綱目》殘頁考辨[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陳五云;;俗文字學芻議[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9 張洪鋼;王鳳娥;;中國黑水城文獻的百年滄桑[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7期
10 陳瑞青;;關(guān)于一件黑水城宋代軍政文獻的考釋[J];文物春秋;2007年04期
,本文編號:10197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197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