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話方言變項的使用和擴散——以福建永安普通話“來去”句的調(diào)查分析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地方普通話方言變項的使用和擴散——以福建永安普通話“來去”句的調(diào)查分析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地方普通話 永安普通話 方言變項 使用和擴散 “來去”句
【摘要】:本文以福建永安普通話"來去"句的調(diào)查分析為例,分析地方普通話方言變項使用和擴散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受方言影響形成的"來去"句在永安人的普通話中使用率較高,但其使用受當?shù)貪h語方言、職業(yè)、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約,且表現(xiàn)出性別和年齡差異。分析表明,"同中有異"是方言變項進入地方普通話的語義基礎(chǔ),"異中有同"是保證其使用、擴散的內(nèi)部機制;當?shù)厝藢Ψ窖宰冺椀恼J同是促使其使用和傳播的社會力量;語言態(tài)度是影響方言變項使用和擴散的心理因素。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
【關(guān)鍵詞】: 地方普通話 永安普通話 方言變項 使用和擴散 “來去”句
【基金】:“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學術(shù)新人獎資助項目”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地方普通話地方普通話是標準普通話的變體,是絕大多數(shù)人實際使用的普通話。早期,對地方普通話的探討多將其看做必須被糾正的偏誤。隨著社會語言學異質(zhì)有序語言觀傳入中國,人們逐漸認識到地方普通話研究的重要性。國家語委于2008年啟動的“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shù)據(jù)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如龍;論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過渡語[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2期
2 郭風嵐;;北京話話語標記“這個”、“那個”的社會語言學分析[J];中國語文;2009年05期
3 李宇明;;論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J];中國語文;2010年04期
4 陳法今;;閩南方言的“來去”句[J];語言研究;1989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zhí)?寧化客家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丹;賴瑋;;泰和地方普通話和普通話的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2 高永安;“野馬”音義考[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3 高永安;;駐馬店方言象聲詞[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4 張光宇;尚晶;;南音“藍青官話”讀音叫字之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李春曉;福州方言韻書《加訂美全八音》[J];辭書研究;2003年04期
6 馬重奇;論閩南、客家諸方言在臺灣的傳播和發(fā)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馬重奇;;明閩北韻書手抄本《六音字典》音系性質(zhì)及其聲韻調(diào)配合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鄭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語義和語用功能[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陳明霞;;近代基督教中學校園文化對今天教育的啟示——以福建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10 林星;;東南沿海城市教育現(xiàn)代化及其特點的歷史回顧——以福建省福州市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林建平;方姣婷;;游走于|搗窖雜肫脹▕q之晸:起始階段語音習得的幾個特征[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吳姍姍;;《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林建平;方姣婷;;提升港人普通話水平芻議[A];第四屆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沈世s,
本文編號:10179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1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