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s技術的漢語諧音雙關修辭識解機制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2-21 08:14
【摘要】:雙關作為一種古老的修辭手法,它是通過詞語的多義性或者字詞的同音(或近音)使得同一表達方式具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它也可以形容為一種文字游戲。其強烈的表現(xiàn)力使得它在詩詞、小說以及散文等文體中得以廣泛的應用,它特殊的修辭及語用效果也使其廣泛應用于廣告、喜劇以及日常的交流中。縱觀雙關的發(fā)展史,雙關得到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這些研究包括語義、語用、認知在內的非實證研究以及實證研究。從實證研究的角度來看,事件相關電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以及行為實驗是最為主要的測量方法。前人對雙關的研究卓有成效,大大促進了對雙關的理解。但是鮮有基于ERPs技術手段的諧音雙關的研究。廖巧云(2015)提出了漢語語義修辭識解機制的“內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為諧音雙關的識解提供了新的視角以及理論支撐。因此,本研究利用ERPs技術來驗證廖巧云(2015)提出的漢語語義修辭識解機制,具體研究問題是:漢語諧音雙關識解過程是否存在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現(xiàn)實性?本實驗完成于四川外國語大學外語學習認知神經實驗室,共有20名四川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作為被試。本實驗采用雙因素三水平(2x3)被試內設計,實驗材料為漢語,其呈現(xiàn)方式為隨機呈現(xiàn)。該實驗要求被試認知閱讀并理解材料,隨后讓他們判斷探測詞的真假,最后判斷陳述句的內容是否與前面的話語內容相符。該實驗使用E-prime2.0軟件編程,通過Neuroscan4.5和Synaps 2采集、記錄并且離線分析腦電數據,然后將結果輸入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結果:(1)關聯(lián)諧音雙關以及無關字面句條件下探測詞1(與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真假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100波幅在右腦額區(qū)[t(17)=1.821,p=.0920.1],左、右腦中央區(qū)[t(17)=1.996,p=.0670.1],[t(17)=1.883,p=.0820.1]存在邊緣差異,在正中央區(qū)[t(17)=2.448,p=.029.05]存在顯著差異;關聯(lián)諧音雙關以及無關字面句條件下探測詞1(與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真假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400波幅在左腦中央區(qū)[t(17)=2.200,p=.048.05]存在顯著差異,在正中央區(qū)[t(17)=2.000,p=.0690.1]以及右腦頂區(qū)[t(17)=-1.911,p=.0800.1]存在邊緣差異,且關聯(lián)諧音雙關條件下探測詞1真假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400波幅比其在無關字面句下的小;(2)關聯(lián)諧音雙關以及無關字面句條件下探測詞2(與非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真假此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400波幅在額區(qū)[t(17)=2.614,p=.021.05]以及中央區(qū)[t(17)=2.627,p=.021.05]存在顯著差異,且關聯(lián)諧音雙關條件下探測詞2(與非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真假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400波幅比其在無關字面句下的小;N100波幅則無明顯差異;(3)關聯(lián)諧音雙關條件下探測詞1(與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和探測詞2(與非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真假判斷任務引發(fā)的N400波幅在左腦頂區(qū)[t(17)=-1.967,p=0.0710.1]存在邊緣差異,且探測詞1(與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誘發(fā)的平均波幅小于探測詞2(與非常規(guī)意義相關聯(lián)的探測詞)誘發(fā)的平均波幅。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諧音雙關的兩層含意在左右腦均有激活,尤其是其非常規(guī)意義的激活,證明探測詞對于諧音雙關的理解具有促進作用且在大腦中得以激活,這說明了諧音雙關識解過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現(xiàn)實性,由此可推“內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用來解釋諧音雙關修辭的可行性;(2)諧音雙關的字面意義(即非常規(guī)意義)的識解在左腦頂區(q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總之,本研究的結果支持廖巧云(2015)提出的漢語語義修辭識解機制分析框架,即“內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并為漢語諧音雙關句的識解提供了電生理學證據。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5
本文編號:2388645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紅晴;楊奔;;購物網廣告語諧音雙關辭格之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S4期
2 周一農;;說“重轉”諧音[J];當代修辭學;1985年01期
3 梅立崇;;漢語中的諧音雙關以及由諧音造成的忌諱和避諱[J];邏輯與語言學習;1989年05期
4 黃少芳;諧音雙關 五彩紛呈[J];修辭學習;1995年04期
5 景秀華;;諧音雙關為作品增色添趣[J];閱讀與寫作;2005年12期
6 劉曉梅;;網絡語言中的諧音雙關[J];語文學刊;2006年18期
7 張學會;;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諧音雙關[J];文教資料;2007年33期
8 謝松佐;劉春龍;;諧音雙關的建構方法與實用效果[J];語文知識;1995年02期
9 王蘋;諧音雙關的審美意蘊探析[J];修辭學習;2005年05期
10 高付軍;;諧音雙關語的翻譯及賞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俊;;諧音雙關的符號學闡釋[A];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第五屆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曹聰孫;詞語的歷史文化背景[N];協(xié)商新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薛佳英;從關聯(lián)理論視角研究《生活大爆炸》中的英語雙關語[D];揚州大學;2015年
2 李葉;俄漢語雙關辭格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88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3886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