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廣告信息加工的性別差異
[Abstract]:Using the process separation program (PDP), the researchers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controlled and automated processing between target audience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their brand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dvertising spokesmen of different gend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le spokesmen, the level of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the brands endorsed by male audienc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ubject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he level of controlled processing; (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emale spokesmen,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processing of female audi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ubject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controlled processing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advertisement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分類號】:B8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寧;不同年齡廣告名人效應的心理加工機制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1期
2 陳寧;廣告頻率和品牌成熟度對信息加工模式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1年05期
3 蔡華儉,楊治良;大學生性別自我概念的結構[J];心理學報;2002年02期
4 朱莉琪,方富熹;兒童性別角色發(fā)展的理論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明;試論心理學中兩種文化的對立與統(tǒng)一[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曹召倫,李曉明;醫(yī)學心理學的新發(fā)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梁國強;;作為對生活世界適應的藝術——從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看藝術活動的本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4 宋玉坤;賈林祥;;羅洛·梅存在分析理論對心理治療的指導意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0期
5 楊曉軍;;體育教學中社會認知規(guī)律的應用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5期
6 趙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朱宏霜;;當代青少年內隱性焦慮的生成與化解——以精神分析為視角[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邢輝燕;王琳;張巧明;;畢業(yè)后女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王松;;連接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橋梁——基于“自我教育”的后進生轉化模式探析[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彭永亮;;人格心理學研究進展及展望[J];才智;2009年3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姜云飛;;獨立與傳統(tǒng):“80后”性別角色的雙重標準[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2 陳敬;王珉;;體育鍛煉與身體自我概念研究(綜述)[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馬英德;;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創(chuàng)建有效化學課堂教學——堅持以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六珍;企業(yè)女性經理人性別角色認同和領導效能感之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鄧鑄;問題解決的表征態(tài)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賈林祥;認知心理學的聯(lián)結主義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蔡華儉;內隱自尊的作用機制及特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胡娟;消費活動中記憶錯覺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高峰強;后現(xiàn)代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唐建軍;眼動·視網膜·知覺影像[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
9 于泳紅;職業(yè)生涯決策整合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于國慶;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帆;代言人信息對廣告心理效果影響的眼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秦峗;“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柳中華;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與擇業(yè)焦慮的關系[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陸永婷;影響幼兒入園焦慮的家庭因素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康娜;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維;心理氛圍對企業(yè)員工態(tài)度和行為的影響作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曉燕;高中“函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莊莉賢;小學語文教科書性別角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陸春英;高中生體育成就動機、體育學習態(tài)度與體育成績相互關系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鄧楠楠;高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寧;廣告的加工時間和注意水平對消費者信息加工模式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1年02期
2 錢銘怡,張光健,羅珊紅,張莘;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CSRI)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0年01期
3 陳寧;廣告頻率和品牌成熟度對信息加工模式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虹;;語言與性別差異初探[J];文教資料;2011年18期
2 陳新;;性別差異在訪談節(jié)目中的體現(xiàn)[J];青年文學家;2011年12期
3 陳曉芬;李婉麗;;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性別差異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李春花;羅獻明;王騰飛;徐芬;;瑞文推理測驗上的性別差異[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7期
5 陳勁帆;趙玉閃;董梅;;淺談性別與女性主義翻譯[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6 孫青;;鄒議英語語言交際中的性別差異[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7 孫麗秀;;從社會語言學角度談英語語言的性別差異及成因[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6期
8 頡瑞;王剛平;裴根祥;杜鶴宇;趙世新;;天水市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性別差異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9 劉書慧;夏慧言;;語言學能視角中的二語習得性別差異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11年02期
10 王華;;《飄》譯本的性別差異問題——女性視角下的女性人物外貌翻譯[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丹;鄧遙;;品牌信息加工的熟悉度與性別差異[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盛斌;張飚;榮玉山;俞先海;;中國漢族人性別差異及年齡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3 賀雯;;性別差異的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路平;孔令明;;特質焦慮、性別差異對風險回避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童佳瑾;王壘;;性別與創(chuàng)新: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謝巧明;楊鳳茹;劉叢敏;姚福瓊;萬永秀;張光勇;;社交焦慮障礙病人Liebowitz量表因子分性別差異對照[A];第六屆中國森田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7 謝巧明;楊風茹;劉叢敏;姚福瓊;萬永秀;張光勇;;社交焦慮障礙病人場景因子分的性別差異[A];2006年度全國第九次精神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袁加錦;李紅;;視覺新異刺激加工的性別差異:ERP研究提供的電生理證據[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陶曉麗;謝超香;孫曉青;陶維東;;初中學生人格類型對心理旋轉能力性別差異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孫sユ,
本文編號:2191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19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