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藝術設計教育新探——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xiàn)代設計藝術學院發(fā)展之路
本文選題:內蒙古師范大學 + 藝術設計教育 ; 參考:《裝飾》2000年06期
【摘要】:正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xiàn)代設計藝術學院是內蒙古師范大學和馬來西亞國際現(xiàn)代設計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一所新型學院,1994年9月,開始面向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qū)招生。學院目前設有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和服裝設計三個專業(yè)。學院成立六年來共培養(yǎng)本?茖W生500多名。目前,在校學生600多名。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xiàn)代設計藝術學院既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產(chǎn)物,也是中馬雙方共同合作的結晶。學院從初創(chuàng)發(fā)展到今天,確實走過了一條很不平凡的路程,雖然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也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考驗,但畢竟我們在探索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值得思考的東西,而這些也正是學院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 一 內蒙古師范大學作為祖國邊疆的一所省級重點高等師范院校,已經(jīng)走過了近五十年的歷程,經(jīng)過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個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師范教育學科專業(yè)門類比較齊全,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和豐富的教學管理經(jīng)驗的新型大學。但是,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作為為社會培養(yǎng)專門教育人才的場所,必須顧應這種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和馬來西亞合作辦學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進行的。我們當初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現(xiàn)代
[Abstract]: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Modern Design Art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is a new type of college established jointly b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and Malaysia International Modern Design Group. In September 1994, it began to enroll students in 12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specialties in advertising design, interior design and clothing design.The college has trained more than 500 college student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six years ago.At present, more than 600 students are in school.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Modern Design Art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i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China's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als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joint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From its inception to today's development, the college has indeed gone through a very extraordinary journey. Although in the process, we have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and have also experienced various tests.But after all, we have gain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in the exploration, and these are the basis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Th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as a provincial key normal college in the border area of the motherland, has gone through a course of nearly 50 years. Afte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t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trong teacher force.A new type of university with good educational conditions and rich experience in teaching management.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especially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place for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personnel for the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such social development.A series of reforms and explor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uch a background.The main purpose of our cooperation at the beginning was to actively introduce advanced modern foreign countries through cooperation.
【作者單位】: 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xiàn)代設計藝術學院
【分類號】:J5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尚秀;;科技對于設計的影響力[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方曉風;;寫在前面[J];裝飾;2011年08期
3 本刊記者;;lcograda 設計教育宣言10周年紀念研討會紀要[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高俊鳳;;論高校設計教育如何適應市場需求[J];藝術.生活;2007年06期
5 王媚雪;;在設計教育中加強環(huán)境意識培養(yǎng)[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6 胡培;;關于國內設計教育改善的構想[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諸葛沂;;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設計類專業(yè)理論課的設置與教學探究[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8 江濱;;西方現(xiàn)代設計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9 ;國際平面設計協(xié)會聯(lián)合會(Icograda)《設計教育宣言》10周年紀念研討會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隆重開幕[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尹傳榮;;高等設計教育的當下取向與未來意義[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盧上尉;;馬蒂亞斯教授教學成果研討會的啟示[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俞明海;周波;;高!碍h(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課教學探索與實踐[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3 賴文波;;日本的藝術工學教育——以九州島大學藝術工學部和神戶藝術工科大學為例[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4 李文嘉;;平面構成教學命題的發(fā)展性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5 楊婷;;淺析中國現(xiàn)代設計藝術的現(xiàn)狀[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潘魯生;淺談高等設計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N];光明日報;2009年
2 汪建根;潘公凱委員:設計教育趨同化是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梁婷;深圳應該盡快成立設計學院[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侯麗;藝術與設計教育如何面對新挑戰(zhàn)[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對設計教育的一點反思——也談設計中的過度現(xiàn)象[N];美術報;2010年
6 廣東建設報記者 孫曉峰 實習生 王潤鈿;呂文勝:設計教育本末倒置[N];廣東建設報;2011年
7 王連弟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設計大師作品集突出市場重圍[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何文琦 劉瑜 徐松蘭 王光明 劉瓊;深圳:集結新的設計力量[N];深圳商報;2008年
9 岳鈺;設計教育進入“創(chuàng)意時代”[N];中國文化報;2008年
10 張亞萌;服裝設計教育面臨新挑戰(zhàn)[N];中國藝術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夏燕靖;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yè)課程結構的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2 張學忠;早期抽象主義畫家對包豪斯的影響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3 金銀;20世紀80年代之后中國設計藝術理論發(fā)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4 龐蕾;構成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5 林銀雅;陳之佛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藝;初中設計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鸝;構建面向未來的設計教育課程體系[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3 田君;中國現(xiàn)代藝術設計教育的萌發(fā)——民國工藝美術教育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4 游佳丹;設計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季月櫻;感覺與設計[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6 朱小杰;論視覺傳達中的視覺修辭[D];山東大學;2007年
7 楊艷石;設計教育中設計批評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問題之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8 陳嘉;多學科融合的設計教育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陳奕冰;高等設計教育中《設計管理》本科課程的教學實踐與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行佳麗;創(chuàng)意轉呈[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68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76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