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時空》雜志報道研究
本文選題:《NBA時空》 切入點:版塊版式 出處:《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分眾化和專業(yè)化趨勢已經(jīng)影響到大眾傳媒的方方面面,體育雜志也不例外。由于讀者的細化,內(nèi)容的專門化、結(jié)構(gòu)的復雜化和系列化等特點,體育雜志已成為體育傳媒中細分最為細致的專業(yè)化媒介,也越來越受到廣告商垂青。國內(nèi)籃球雜志于上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并伴隨中國籃球職業(yè)化水平和籃球普及率的提高,通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已形成較大規(guī)模。中國有四億多青少年,其中喜愛籃球運動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很大,以參與人數(shù)為指標,籃球已成為我國青少年的“第一運動”。擁有大量豐富的讀者基礎,再加上精致的包裝、美輪美奐的圖片和生動活潑的文風,使得籃球雜志脫穎而出,成為專業(yè)化體育雜志中的佼佼者。 目前,國內(nèi)對分眾化和專業(yè)化體育雜志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對籃球雜志的研究更是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鑒于對國內(nèi)籃球雜志的喜愛和豐富專業(yè)化體育雜志相關研究的目的,本人選取了《NBA時空》雜志作為研究主體!禢BA時空》雜志是國內(nèi)籃球雜志中發(fā)行量較大、廣告收益較高、有普遍社會影響力的代表,這本雜志曾被讀者、廣告商和NBA稱為“中國目前最好的籃球雜志”。而且作為引進美國體育雜志版權(quán)的早期實驗者,《NBA時空》對于借鑒國外雜志的成功模式并確立自己的雜志品牌,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這本雜志也是體育雜志走向?qū)I(yè)化、分眾化路線的典型代表。本文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個案研究法、內(nèi)容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NBA聯(lián)賽2008-2009賽季期間《NBA時空》雜志的報道重點、報道形式和報道理念進行分析,總結(jié)其報道現(xiàn)狀并得出對雜志未來發(fā)展的相關研究結(jié)論和建議。 創(chuàng)刊于1999年的《NBA時空》雜志經(jīng)過十余年的發(fā)展,成長為一本在國內(nèi)發(fā)行量大,廣告收益高且具有普遍社會影響力的籃球雜志。在國內(nèi)籃球雜志群雄并起的激烈競爭中,《NBA時空》雜志穩(wěn)步發(fā)展,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品牌價值和知名度。在NBA聯(lián)賽2008-2009賽季報道中,《NBA時空》雜志共有常設版塊36個。通過版塊的優(yōu)化組合和精心設計滿足了讀者的視覺享受需求、求知需求、時尚需求以及鼓勵與接近的需求等。雜志注重以封面包裝吸引讀者,版面運用高質(zhì)量的圖片打造精美的設計感,突出風格化,以細節(jié)取勝。雜志從1999年起與美國《HOOP》雜志合作,獲得獨家刊載美國雜志文章的報道資源。從2009年2月增刊開始,因合作協(xié)議的終止,《NBA時空》不再獲得刊載《HOOP》雜志報道資源的文章。雜志稿件來源主要由雜志的北京編輯部和駐美特派記者報道撰寫。對美國網(wǎng)站和報紙等媒體中翻譯和編譯而來的稿件則明確標注稿源信息。雜志的報道重點主要有NBA球星報道、NBA重點球隊和賽況報道、NBA歷史報道和NBA時尚報道等方面。報道重點主要通過人物特寫形式、專題策劃形式、NBA新聞與評論形式和圖片報道形式出現(xiàn)。雜志的主要報道理念有:增加報道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以娛樂化方式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加強雜志的品牌化建設,培養(yǎng)核心讀者群體等。
[Abstract]:Focus and specialization trend has affected all aspects of the mass media, sports magazine is no exception. Because the readers of refinement, the specialized content, and a series of complex features such as structure, sports magazine has become the most professional media for detailed segmentation of sports media, more and more advertisers favor domestic basketball magazine. In the last century in 80s, accompanied by China occupation and the level of basketball basketball popularization rate increase, 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formed a large scale. Chinese more than 400000000 teenagers, which is fond of basketball sports teenager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to participate in a number of indicators, basketball has become my our youth "first movement" has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 The rich, coupled with exquisite packaging, magnificent pictures and lively and vivid style, makes the basketball magazine stand out, become special The best in the sports magazine.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is still far from enough focus and professional sports magazine, research on basketball magazine is almost in a blank state. In view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domestic basketball sports magazine magazine's favorite and rich professional, I choose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8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維國;穆文志;;音響是廣播的生命——淺談音響報道在廣播中的重要性[J];黑河學刊;2011年07期
2 郭雪鵬;王躍;;NBA與中國籃球職業(yè)化發(fā)展道路探析[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1年11期
3 姚偉;;電視新聞策劃的原則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J];華章;2011年16期
4 張磊;郭柄然;;NBA營銷模式淺談[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5 王鄆;蔣志偉;;CBA與NBA外籍球員引進和管理制度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6 張海利;;2009-2010年常規(guī)賽NBA各隊戰(zhàn)術(shù)運用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張力彤;王玫;;CBA和NBA籃球運動員體型特征的比較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賈忠;胡佳君;;淺析NBA在中國的“跨國經(jīng)營”——以商業(yè)文化滲透和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為重點[J];行政事業(yè)資產(chǎn)與財務;2011年06期
9 李智;;NBA集體談判協(xié)議及其所面臨的挑戰(zhàn)[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初永和;;國際籃聯(lián)規(guī)則和NBA規(guī)則比較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柳建慶;趙丹妹;張玉滿;姜忠生;;CBA與NBA教練員人力資本比較研究[A];第3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張才超;郝慶偉;;CBA與NBA電視媒體傳播方式的比較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3 于文國;;專欄式系列攝影報道實踐談[A];現(xiàn)狀、挑戰(zhàn)、展望——第五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3年
4 顧德華;;《立此存照》——獨具風格的《人民日報》批評性照片專欄[A];1985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5年
5 時盤棋;;追蹤報道是一種好形式[A];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第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0年
6 萬佳歡;;淺論體育深度報道的報道模式[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7 袁雍文;;系列報道攝影探責[A];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第四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0年
8 薛曉東;俞德春;;小切口反映大社會——淺談新聞攝影專刊的創(chuàng)作與改革[A];按“華賽”標準共創(chuàng)中國新聞攝影新輝煌——第七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暨“華賽”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閻亞平;;面對災難新聞圖片怎么說[A];堅持科學發(fā)展 輝映偉大時代——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文集[C];2008年
10 丁遵新;;論跟蹤攝影[A];1983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樹輝邋文麗莎;NBA計劃在華新建12大多功能場館[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2 記者 梁金雄;NBA:有球隊給失業(yè)球迷送球票,還幫找工作[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3 本報記者 扈建華邋張品;NBA向四川災區(qū)捐款700萬[N];中國體育報;2008年
4 ;NBA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擴展在華影響力[N];人民郵電;2008年
5 本報記者 劉丁;NBA落戶北京緣何泡湯[N];南方周末;2008年
6 記者 葛會忠;乒超追趕NBA之路還很長[N];中國體育報;2008年
7 記者 陳凌馨 見習記者 劉怡;青島啤酒推出“最牛NBA球迷”[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8 張馳;匹克攜手七球星聯(lián)合征戰(zhàn)NBA[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09年
9 關文;青啤互動NBA加速品牌年輕化進程[N];消費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葛會忠;NBA強忍著不打噴嚏[N];中國體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征;對NBA盈利模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2 徐艷紅;我國媒體自殺報道的倫理規(guī)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劉敏;媒介生態(tài)視閾下的新聞平衡報道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李莉;近代中國的媒介鏡像:《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哈雷特·阿班中國報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學;2011年
5 趙志明;職業(yè)體育賽事市場開發(fā)支撐體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6 黃小雄;兩岸輿情環(huán)境變遷中的新華社涉臺報道(1979-2008)[D];復旦大學;2009年
7 賀蕾;從獨白到對話:《人民日報》“兩會”報道演變研究(1978-2011)[D];復旦大學;2012年
8 徐艷;社會公正視角下的農(nóng)民工報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馬新明;日本媒體涉華報道同質(zhì)現(xiàn)象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宛春寧;CBA聯(lián)賽電視媒體營銷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興榮;我國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報道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申婧;中國內(nèi)地報紙媒體同性戀報道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馮芳;“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性報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趙莉城;改革開放以來(1979-2009年)《南方日報》農(nóng)民報道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王玨;論國內(nèi)財經(jīng)報紙新聞報道的國際視野[D];河北大學;2011年
6 雷婉霞;中美報紙對我國汶川地震報道的比較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7 方紅森;涉案報道影響司法公正的傳播機制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瑤;《人民日報》全運會報道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9 連水仙;5·12汶川地震的媒介鏡像[D];蘭州大學;2010年
10 時東辰;《人民日報》亞運報道研究(1974-2006)[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56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556967.html